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要内容 免疫细胞膜分子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黏附分子的分类和共同特点 各种黏附分子的特性 黏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CD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上的应 用 第一节 免疫细胞膜分子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一.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 1.受体 2.细胞表面分子 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定义:LDA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可用于鉴定细胞表型、来源、分化阶段、活化状态,或对细胞进行分类、分群、分型 白细胞分化抗原并不局限分布于白细胞,也表达于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细胞以及许多非造血细胞表面 绝大多数是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少数是碳水化合物,有些与糖基磷脂酰肌醇连接锚定在细胞膜上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其编码基因及表达细胞均鉴定明确者,称CD。 (二)CD的概念 第二节 黏附分子的分类及其特性 定义: 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3.黏附分子分类及功能 (1)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 (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3)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4)钙黏蛋白家族(cadherin family) (5)钙蛋白家族 (6) 未归类的黏附分子 第三节 黏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一、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效应 MHC class II TCR CD4 2 Th cell APC ① 二、参与淋巴细胞归巢和炎症反应 介导归巢的黏附分子,其中由淋巴细胞表达的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由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称为血管地址素。参与淋巴细胞归巢的黏附分子主要是选择素和整合素家族的某些成员,此外,趋化细胞因子也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L E CD15s 血液流动 炎症是机体对组织损伤或感染启动的生理性应答。炎症过程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白细胞经血流向炎症部位渗出,黏附分子表达增强,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向炎症部位游走。参与白细胞炎症渗出的黏附分子主要是选择素和整合素分子等黏附分子,也需要趋化细胞因子参与。 三、参与调节免疫细胞的凋亡 大部分细胞须与胞外基质粘附才能增殖,这种现象被称为“锚定依赖”,细胞一旦与基质脱离即可发生凋亡,即“失巢凋亡” 。整合素与配体结合可有效抑制凋亡。 其它作用 钙黏蛋白等黏附分子参与细胞黏附和有序组合,对胚胎细胞发育成组织和器官至关重要。β1整合素或VCAM-1缺陷,胚胎不能发育。胸腺细胞表面MHC分子、CD4、CD8、CD2、LFA-1等与胸腺基质细胞相互作用,参与诱导胸腺细胞分化、成熟。β3和β1整合素与暴露的基质结合,可促进血小板活化、凝聚、伤口愈合。 第四节黏附分子和CD与临床 一、阐明发病机制 (一)免疫缺陷病 1.白细胞粘附缺陷症(L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临床特征是反复发生难以治愈的感染。LAD-1型β2组整合素的4个成员都表达缺陷,白细胞粘附、趋化作用和细胞毒功能(CTL、NK和ADCC)受损,患者可在1岁内死亡。LAD-2型患者不表达Slex(CD15s),白细胞炎症渗出作用受损。 2.Glantzman病 血小板功能不全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血小板表达整合素分子gpⅡb/Ⅲa缺陷,使患者血小板不能活化、凝聚,故出血时间延长,易引起出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