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2.参与炎症反应 细菌感染细胞或被Mφ吞噬 Mφ 释放淋巴因子CKs:TNF-α IFN-γ,趋化性CKs等??白细胞 内皮细胞? LFA1 -------ICAM-1 VLA-4 ------ VCAM-1 CD15S ------ P,E 选择素 促使白细胞向内皮细胞黏附向炎症部位游走。 ? 3.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 内皮细胞 (归巢受体) (血管地址素) L选择素 ----------- GlyCAM1、CD34 LFA1 ----------- ICAM1 VLA4 ------------- VCAM1 促使淋巴细胞归巢到外周淋巴结, 黏膜淋巴组织,炎症部位。 CD4 MHC-II CD8 MHC-I ICAM-1,2,3 LFA-1( integrin ) LFA-2 LFA-3 CD28 B7 NCAM-1 NCAM-1 VCAM-1 VLA-4(integrin) 第三节 CD分子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 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阐明发病机制:如CD4是HIV的结合分子··· 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抗膜功能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已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和预防移植排斥反应··· 白细胞粘附缺陷症(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 LA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严重感染。LAD分为LAD-I和LAD-II,LAD-I的发病机制是CD18基因缺陷导致白细胞LFA-1(CD11a/CD18)表达异常;而LAD-II型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岩藻糖代谢障碍导致白细胞sLex 合成缺陷。 思考题: 何谓白细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 何谓整合素家族? AM有什么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免疫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 是细胞表面功能分子(细胞表面标记)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第二节 粘附分子 第三节 CD和AM及单克隆抗体的 临床应用 一、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1.白细胞分化抗原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分布: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非造血细胞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分布广泛 大多是跨膜蛋白; 根据胞膜外区结构特点,可分为不同的家族或超家族(superfamily): IgSF、CKRF、C型凝集素超家族、整合素家族、TNFSF和TNFRSF等。 IgSF(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具有Ig样结构域的分子,统称为IgSF。 跨膜区 胞浆区 胞膜外区 如何发现、鉴定? 单克隆抗体鉴定法 白细胞 制备单抗 鉴定细胞膜分子 如OKT4、Leu3-----------CD4 1982年,统一用“分化群”(CD)命名 2.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分化群 应用单抗鉴定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是对白细胞分化抗原统一、编号命名的方式 CD1~ CD 350,分为14个组。 受体:TCR、 CKR 、C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