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电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

发布:2016-01-07约8.85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形成性考核册 第次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______。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___。   3、   4、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美术也称______、______或______。   A、形体艺术    B、影像艺术    C、造型艺术   D、视觉艺术    E、民间艺术    F、空间艺术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   B 设计、  C 绘画、   D 手工、   E 色彩、   F 欣赏   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______:   A.弗兰兹·西泽克    B.福禄倍尔    C.皮亚杰    D.冈仓觉   4、1923年幼儿教育家______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蔡元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2、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3、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2、美国及日本当代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倾向? 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2、   3、  4、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   1、《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______。   A.加登纳    B.艾修勒和哈特薇克    C.里德    D.阿恩海姆   2.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______三个阶段。   A.“涂鸦”期、“象征”期和“概念画”期   B.“概念画”期、“象征”期和“涂鸦”期   C.“象征”期、“涂鸦”期和“概念画”期   3.______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A.遮挡式    B.零乱式    C.并列式    D.多层并列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2、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   3、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   2、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有何特点? 儿童对色彩的选择是循序渐进的。3个月的婴儿能分辨红,黄,蓝,绿等4种基本色;3岁—4岁的幼儿分辨红,橙,黄,绿,天蓝,紫等6种颜色的百分率为97%,4岁后达到100%。在颜色的细微区别能力在4岁后逐渐发展。4岁前,幼儿可分辨基本色;4岁后,幼儿渐渐能区别颜色的深浅和色调倾向。 儿童对色彩的描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涂抹阶段。4岁前,儿童摆弄画笔,用颜色涂涂抹抹,幼儿在探索和认识色彩。初期一般单色,什么颜色都行;渐渐的,幼儿对一两种色彩产生了喜爱或讨厌的情感,开始跟更多地选用他们喜欢的色彩,而拒绝选用不喜欢的色彩,画中出现的大都是是他们喜欢的色彩。 第二:装饰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后,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于是,他们对色彩产生极大热情,喜欢的色彩随之增加。在他们喜欢的色彩中又扩充进了橙,粉,天蓝,草绿色等不喜欢的色彩也多起来,扩大到深蓝,棕,灰,土黄等色。他们画中的色彩也多起来了,幼儿把自己认识和掌握的色彩到处运用,画面五彩缤纷,有了明显的装饰性。幼儿对色彩的美感取决于各种色彩的知觉特征与个人性格特征之间的关联。他们喜欢比较温暖明快的红,橙,黄和绿,而不喜欢黑,灰,棕等色,这与幼儿活泼旺盛的生命力相一致。此时,也有的幼儿开始将色彩同他们对事物的情感联系起来。 第三:再现和表现阶段。 大约在幼儿末期,一些幼儿有再现物体固有色的想法。例如:画熊猫有黑和白色,画小鸡用黄色,他们意识到,不这样用色,不这样赋色,就画不像了。同时,并不影响表现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幼儿还是尽其所愿地给形象赋色。 3、儿童画的透视及空间表现是如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举例说明。 幼儿在变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统为一形。最初,幼儿画出的形象不但方向感差,而且没有深度感。幼儿观察事物后,再用与视觉感念等同的形状或线条将其再现。例如,用一个圆形代表人的头部,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