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知识 (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概念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 病因 1)消化性溃疡。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4)胆道出血 5)胰腺疾病 6)全身性疾病:血液病、尿毒症、血管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应激相关胃粘膜损伤。 临床表现 呕血和黑边 1)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2)均有黑粪,但不一定有呕血。取决于出血部位、量及速度。 3)需与下消化道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黑边相鉴别。 4)呕血多为咖啡色和棕褐色,量大可为鲜红色或伴血凝块。 氮气血症 1)可分肠源性、肾前性、肾性氮质血症 2)出血后数小时血尿酸氮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高峰,3-4天后恢复正常。 3)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如尿素氮持续升高,提示有继续出血或出血未停止。 发热 1)大量出血后,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可持续3-5天: 2)机制循环血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贫血基础代谢增高。 3)若发热超过39℃,持续7天以上,应考虑有并发症存在。 血象 1)失血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 2)出血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 3)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升高,如持续升高,提示出血未停止 诊断要点 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胃炎及应激性病变等。 呕血或黑便 出血不同程时可出现相应的表现,轻者可无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 发热 氮质血症 急诊内镜可发现出血源。 护理措施 1)体位与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出血时病人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 2)以保证脑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 治疗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流质。出血停止后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心理护理:观察病人有无紧张、恐惧或悲伤、沮丧等心理反应,关心安慰病人。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平时吃易消化软食,避免刺激性、粗糙及过硬的食物、 2)保持乐观情绪及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放松,愉快生活避免生气,急躁等不良情绪。 3)按医嘱服用保护胃黏膜、制酸及降低门静脉压的药物、 3)指导病人如发现呕吐物及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就诊。 做好回访工作,以便给患者及时的健康教育指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