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习兴趣激发.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
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
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
的僵化的应试教学模式上。上课交待知识点;复习背诵要点;考试答要点。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学习得到
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
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思想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
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我认为,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
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
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
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青少年心理特点需要思想政治课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能掌握
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做为
支柱,他们就往往不能正确地领会这些概念。初中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
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
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自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第二,现行教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依据。
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
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
段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供了契机。
第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21 世纪是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年代。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
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学习上的兴趣,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认
真学习,善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
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
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
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激发学习兴趣是全面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需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
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
理倾向。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就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因
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源动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则启而不发,学而不进,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激发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尤其重要。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动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
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做课前
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