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oc

发布:2017-08-14约2.2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摘要:处于中学时代的学生,理论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逻辑思维能力整体还很弱,因此容易对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政治课产生畏难情绪。本文对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中学政治课教学效果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学习兴趣 第一印象 教学手段 时事热点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36-01 1 上好第一堂课,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人际交往中,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你的符号。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上也是如此,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而教师上好第一堂课即绪论课也就显得十分重要。绪论课,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让学生了解本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方法和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端正学习态度。绪论课难度较大,教师若要讲好绪论课,首先就需要充分熟悉和了解教科书、课程标准,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感人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启发性的疑问去激起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兴趣。 2 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上好了第一堂课,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会一直持续下去。要保持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就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就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要实现这几个解放,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愿学、想学、乐学。 2.1利用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美的诗歌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教师把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知识简单化,从而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尤其是在哲学内容的讲解中,诗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就可以引用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又比如在讲“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时,可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形容雄浑辽阔的北国风光,用“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形容风景秀丽的江南春色,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来分别形容早春、仲春、暮春时节的风光,这样就可以通过意境优美的诗歌来让学生充分明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2.2运用故事、漫画、歌曲、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时代的学生,思维活跃,爱好广泛,尤其是对歌曲、音乐“情有独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另外,歌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对学生思维的活跃,心灵的陶冶,情感的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事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而且抽象性低,更容易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漫画通常都是诙谐、幽默、生动、形象,但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图片也能够直观的反映某一具体事物。若教师运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图片图片讲授新课,可以令教学更加形象。例如,可以用田忌赛马的故事讲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运用鸟巢的图片讲解意识的作用,在给学生呈现了鸟巢的图片以后,引导学生思考鸟巢为什么脱颖而出?鸟巢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由图纸变成现实说明了什么问题?建筑鸟巢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又体现了意识的哪种作用?通过这种引导,讲解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2.3利用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的思想敏锐,非常关注时事,容易对时事产生兴趣。利用时事教学也能够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目的。另外,在每年的高考题中,利用时事对学生进行考核也已经是一个愈来愈明显的趋势了。所以,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时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读《中学生时事报》、《时事》、《半月谈》等杂志,鼓励学生多听《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东方时空》、《道德与观察》、《今日话题》、《国际视点》等等此类节目,并写下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从而充分地把小课堂与大社会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4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第二点中,强调利用故事、诗歌、漫画、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就必须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了。只有运用多媒体,教师才能把这些漫画。音乐等等更好地呈现给学生,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前,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叹:“要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好了。”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