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预习案新人教A选修.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预习案新人教A版选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由若p则q命题的真假,师生多借助数学命题的例子来学习,可适当借助生活中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中条件p与结论q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知识是研究数学定理、公理、公式等必备知识.要从正、逆两方面思考数学问题,是数学研究、发现的重要方法,也是高考常考点.
【预习任务】
预习课本P9~10思考下列问题:
1.命题“若p,则q”是真命题(即p?q),p是q的______条件,q是p的______条件。
2.命题“若p,则q”是真命题,其逆命题是假命题(即p?q且qeq\o(?,?)p),则p是q
的条件;
3.命题“若p,则q”是假命题,其逆命题是真命题(即peq\o(?,?)q且q?p),则p是q
的条件;
4.命题“若p,则q”是真命题,其逆命题是真命题(即p?q且q?p),则p是q
的条件;
5.思考:“p是q的充分条件”与“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区别.
【自主检测】
1.课本P10练习1、2、3、4.
2.从“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中,选出适当的一种填空:
①“a=b”是“2a=2b”的;②“lga=lgb”是“a=b”的
③“两条直线不相交”是“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
④“”是“”的.
【组内互检】
1.“若p则q”是真命题(即p?q),p是q的______条件,q是p的______条件.
2.“若p则q”是真命题,其逆命题是真命题(即p?q且q?p),则p是q的条件.
§1.2.2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条件p是结论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的判断方法.
(2)理解充要条件的证明方法,体会充要条件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学命题的例子,结合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让学生总结并掌握充分不必要条
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知识是考试常考点,是研究数学定理、公理、公式等必备知识,是数学研究、
发现的重要方法.
【预习任务】
预习课本p11完成以下要求:
1.对于“若p,则q”形式的命题,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则p是q的___________条件.
举例:
②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___________条件.
举例:
③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___________条件.
举例:
2.设,集合A、B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3.根据课本例4,总结证明充要条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4.思考:如果p、q都是以否定形式给出,利用以前所学何种方法判断p、q的逻辑
关系较为方便?
【自主检测】
1.课本P12练习1、2
2.“”是“”的___________条件.
3.已知p:三个数2x、eq\f(2,2x)、(eq\f(1,2))x成等比数列;q:三个数lgx、lg(x+1)、lg(x+3)成等差数列,则p是q的什么条件?
【组内互检】
设,集合A、B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p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