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学基础-清热药 PPT课件.ppt

发布:2018-01-13约2.49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学课件 清热药 概述 含义: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药性特点:药性寒凉,沉降入里,即所谓“热者寒之”,所谓“疗热以寒药”的意思。 概述 分类: 1.清热泻火药 2.清热燥湿药 3.清热凉血药 4.清热解毒药 5.清虚热药 概述 【使用注意】 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 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 【药性】甘、辛,大寒。肺、胃。 【功效】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适应症】 1. 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辛寒解肌透热,甘寒清胃热,除烦渴,为治疗气分实热证的要药。 2. 肺热喘咳证 3. 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 知母 【药性】苦、甘,寒。肺、胃、肾。 【功效】清热泻,生津润燥 【适应症】 1 热病烦渴 +石膏(相须) 2 肺热燥咳, 3骨蒸潮热 4内热消渴 5肠燥便秘 芦根 【药性】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 【适应症】 1.热病烦渴。 2.胃热呕哕。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4.热淋涩痛 天花粉 【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适应症】 1.热病烦渴。 2.肺热燥咳。 3.内热消渴。 4.疮疡肿毒。 栀子 【药性】苦,寒。心、肺、三焦。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适应症】 1.热病心烦 能清泻三焦火热之邪,泻心火除烦 2.湿热黄疸 3.血淋涩痛 4.血热吐衄 5.火毒疮疡 夏枯草 《本经》 决明子《神农本草经》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芩 【药性】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长于清中上焦湿热。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善于清肺火及上焦实热。 3.血热吐衄 。 4.痈肿疮毒。 5.胎热胎动不安. 黄连 【药性】苦,寒。归心、脾、 胃、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 1.善于清中焦湿热,为治疗湿热呕吐,湿热泻痢的要药 2.善于清泻心经实火,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的神昏、烦躁 3.善于治疗疔毒。 黄柏 【药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应用】 1善于清下焦湿热,治湿热泻痢、黄疸 2善于泻肾火,治疗肾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相似药物比较】 黄芩 黄连 黄柏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新修本草》 连翘《本经》 板蓝根《本经》 【药性】苦,寒。 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应用】 1.用于风热外感,瘟毒发斑 。 2.用于血热吐衄。 蒲公英 《新修本草》 【性能】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应用】 1.痈肿疔毒,乳痈内痈。为治疗乳痈之要药。 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鱼腥草《本经》 【药性】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临床应用】 1.用于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为治肺痈之要药 2.用于痈毒肿痛 。 3.用于湿热淋证。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概述 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 用于治疗营血分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生地黄《本经》 玄参《本经》 牡丹皮《本经》 【性能】甘、苦,微寒。 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赤芍《开宝本草》 【性能】苦,微寒。肝。 【功效】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2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 癥瘕腹痛,跌打损伤 第五节 清虚热药 青蒿《本经》 地骨皮《本经》 【性能】甘,寒。肺、肝、肾。 【功效】凉血除蒸 清肺降火 【应用】 1 阴虚发热,盗汗骨蒸 2 肺热咳嗽 3 血热出血证 医学课件 【性能】苦、辛,寒。肝胆。 【功效】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 解暑 截虐 【应用】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 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 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4疟疾寒热 医学课件 * *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1.湿热诸证 2.热毒诸证 善清中上焦湿热诸证; 长于清肺火,治疗肺热咳嗽; 止血,治疗血热吐衄; 兼除热安胎,为“安胎圣药”,治疗血热胎动不安 清热燥湿力强,善清中焦湿热,为湿热泻痢要药,胃热呕吐首选; 长于泻心火,治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