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药第4 5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概述 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药性特点:本类药性多苦寒或咸寒,入血分,多归肝经、心经,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治疗营分、血分实热证。 概述 适应证:本类药以清热凉血为主,主要适用于营分、血分实热证。 温热病热在营分常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等症;热在血分常见神昏谵语、吐衄便血、身发斑疹、躁扰不宁、甚或昏狂等症。亦适用于内科杂病中的各种血热证。 概述 配伍:应注意根据治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 如温热病热在营分证+清热泻火、清热解毒药; 治热在血分证+止血、活血、养阴之品; 根据所涉及的脏腑,配伍相应的清热药和凉血止血药。 注意:兼有养阴作用的药物性偏滋腻,湿滞便溏、纳差者慎用;兼有活血作用的药物,妇女月经期及孕妇慎用。 地黄 甘苦寒 心肝胃肾 根 生地黄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应用】 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为清热凉血要药。 2.血热出血证 3.阴虚证 甘寒质润,有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之功,尤常于养胃阴。可用于各脏腑的阴虚津亏证。 生地黄 [用法用量]入煎剂,10-30g。鲜品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使用注意]脾虚大便溏薄者不宜用。 玄参 甘苦咸寒 心肺胃肾 根 玄参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应用】 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性味苦咸而寒,善清热凉血,并可泄热解毒。 2.咽喉肿痛,瘰疬,疮痈 本品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利咽散结之效。 3.劳嗽咳血,阴虚发热,消渴便秘 本品能滋阴降火,生津润燥。 玄参 [用法用量]入煎剂,10-15g。 [使用注意] ① 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②反藜芦。 牡丹皮 苦辛微寒 心肝肾 根皮 牡丹皮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 【应用】 1.温热病热入血分,血热吐衄证 既能清热凉血,又善活血散瘀,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妄行之特点,为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药。 2.瘀血证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 3.虚热证 清中有透,能入阴分而清虚热。 牡丹皮 [用法用量] 入煎剂,6-12g。生用——清热凉血;酒炙——活血祛瘀。 [使用注意] 月经过多、孕妇——不宜。 赤芍 苦微寒 肝心 根 赤芍 【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泻肝火 【应用】 1.温热病热入血分,血热吐衄证 味苦微寒,专入肝经,善走血分,其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与牡丹皮相似,常相须为用。 2.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 长于散瘀止痛,凡血瘀所致诸证,均可使用。 3.目赤肿痛 苦寒入肝经而泻肝火。 赤芍 [用法用量]入煎剂,6-15g。 [使用注意] 反藜芦。 水牛角《名医别录》 [来源]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角。 水牛角 水牛角 【性能】苦、咸,寒。 归心、肝、胃经。 【功效】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定惊 水牛角 【应用】 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吐衄证 3.疮痈,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先煎3小时。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克,每日2次。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忌用 紫草 甘咸寒 心肝 根 紫草《本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应用】 1.温热病血热毒盛,麻疹不透 治热毒血滞之斑疹、麻疹的要药。 2.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入煎剂,3-10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搽。 [使用注意]性寒滑利,脾虚便溏者——忌用。 概述 含义:凡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 阴虚内热证的药物,称为清虚热药;又称退虚热药。 适应证:主要适用虚热证。 肝肾阴虚,虚热内扰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虚 烦不眠、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温病后期,余热未尽,伤阴劫液,出现的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绛、脉细数。 也可用于实热证。 概述 本类药物多为苦寒或甘寒之品,主要归肝、肾二经。 使用本类药物,常与滋阴药配伍,以求标本兼治。若治热病后期的阴虚内热证,配清热凉血、解毒之品,以清除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