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与方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练习2]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两项成果,其中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在化学上经常使用的是氢核磁共振谱,它是根据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氢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的氢原子。下列有机物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 HCHO B CH3OH C HCOOH D CH3COOCH3 A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 分离、提纯 元素定量分析确定实验式 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波谱分析确定结构式(有哪些官能团) 【思考与交流】 1、常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哪些? 2、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 (1)酒精(水) (2)KNO3(NaCl ) (3)乙酸乙酯(乙醇)(4)甲烷(乙烯) (5)NaCl(泥沙) (6)CO2(HCl) 3、归纳分离、提纯物质的总的原则是什麽? 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 过滤法、结晶(重结晶)法、 蒸馏(分馏)法、萃取分液法、洗气法、 加热法、 渗析法、盐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3.分离提纯的原则: 不损失或少损失原物质, 或将杂质转化成原物质; 不引入新杂质,若过程中引入新杂质, 在最后也要除去。(要注意先后顺序) 1.常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哪些? 一、分离、提纯 2、物理方法:利用有机物与杂质物理性质的差异而将它们分开 有机物分离的常用物理方法 蒸馏 重结晶 萃取 分液 1、化学方法:一般是加入或通过某种试剂进行化学反应。 1、蒸馏: (2)蒸馏提纯的条件 液态混合物 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1)蒸馏的原理 利用混合物的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 不挥发的杂质 (3)蒸馏的注意事项: 温度计水银球的部位(蒸馏烧瓶支管处) 烧瓶中放少量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进出水方向(下进上出) 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1/3 实验: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 回忆:什么是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液。 蒸发结晶: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液。如粗盐的提纯。 2、重结晶(固体有机物的提纯) 选择溶剂的条件 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 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不纯固体物质 残渣 (不溶性杂质) 滤液 母液 (可溶性杂质和部分被提纯物) 晶体 (产品) 溶于溶剂,制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 (2)重结晶的注意事项(苯甲酸的提纯): 为了减少趁热过滤时损失苯甲酸,所以再加入 少量蒸馏水 冷却结晶时,并不是温度越低越好。 原因:若温度越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而 析出晶体 【思考与交流】 1、如何提取碘水中的碘? 2、实验原理是什么? 3、用到的实验仪器(玻璃仪器)有哪些? 4、如何选取萃取剂? 3、萃取 萃取 固—液萃取 液—液萃取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1) 萃取 (2) 萃取的原理 (3)萃取剂选择的条件: ① 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和不发生化学反应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 解度 ③ 溶质和萃取剂不反应 ④ 萃取剂易挥发,与溶质易分离 (4)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练习1]下列每组中各有三对物质,它们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乙酸乙酯和水,酒精和水,植物油和水 B 四氯化碳和水,溴苯和水,苯和水 C 甘油和水,乙酸和水,乙酸和乙醇 D 汽油和水,苯和水,己烷和水 [练习2]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和物是 A 溴和四氯化碳 B 苯和甲苯 C 汽油和苯 D 硝基苯和水 B D D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元素分析: (1) 定性分析: 主要分析有机物的组成元素 方法:燃烧法 C ---- CO2 N------ NO2 O-----H2O H-----H2O 若产物中只有CO2 和H2O 可能2:含C 、 H 、 O三种元素 可能1:只含C 、 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