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学(师)-《药学(师)基础知识》名师预测卷3.docx

发布:2025-04-04约1.55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药学(师)-《药学(师)基础知识》名师预测卷3

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

(1.)药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间关系的研究是

A.构性关系研究

B.构毒关系研究

C.构效关系(江南博哥)研究

D.构代关系研究

E.构动关系研究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考查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中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间关系。即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简称构效关系。故选C答案。

(2.)化学药物的名称不包括

A.通用名

B.化学名

C.专利名

D.商品名

E.拉丁名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考查药物的名称。化学药物的名称中无拉丁名,故选E答案。

(3.)盐酸氯丙嗪在空气中或日光下放置渐变为红色,是由于分子中含有

A.酚羟基

B.苯环

C.吩噻嗪环

D.哌嗪环

E.氨基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考查盐酸氯丙嗪的理化性质。其吩噻嗪环具有还原性,易氧化变色。其余答案不符,故选C答案。

(4.)与阿司匹林的理化性质不符的是

A.显酸性

B.与三氯化铁试液显紫堇色

C.具有水解性

D.可溶于碳酸钠溶液

E.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考查阿司匹林的理化性质。由于结构中不含游离酚羟基,故不能与三氯化铁试剂显色。其水解产物为水杨酸,与三氯化铁显紫堇色。故选B答案。

(5.)盐酸吗啡注射液放置过久,颜色会变深,是由于发生了

A.水解反应

B.还原反应

C.加成反应

D.氧化反应

E.聚合反应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考查吗啡的化学稳定性。由于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具有还原性可发生氧化反应,使颜色变深。故选D答案。

(6.)化学结构如下的药物为

A.金刚烷胺

B.阿昔洛韦

C.利巴韦林

D.齐多夫定

E.巯嘌呤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考查阿昔洛韦的化学结构。其他答案与其不符,故选B答案。

(7.)醋酸地塞米松属于

A.雄性激素

B.雌性激素

C.孕激素

D.糖皮质激素

E.盐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考查醋酸地塞米松的药理作用。醋酸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故选D答案。

(8.)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A.入球动脉压

B.出球动脉压

C.有效滤过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要点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球的滤过是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分子外的血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其值=肾小管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9.)巴氏消毒法消毒牛奶的目的是

A.防止和抑制微生物在牛奶中生长和繁殖

B.使牛奶中的蛋白变性,易于吸收

C.杀灭牛奶中所有微生物

D.杀灭牛奶中的病原菌

E.使牛奶不含活菌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巴氏消毒法所用的温度较低,只能杀死某些特定的病原菌。

(10.)在糖原合成过程中,活性葡萄糖的形式是

A.ADPG

B.GDPG

C.CDPG

D.TDPG

E.UDPG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本题要点是糖原合成。在糖原合成过程中葡萄糖首先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后者再转变成1-磷酸葡萄糖。这是为葡萄糖与糖原分子连接做准备。1-磷酸葡萄糖与尿苷三磷酸(UTP)反应生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并释出焦磷酸。UDPG在糖原合酶作用下,将葡萄糖基转移给糖原引物的糖链末端。因此把UDPG看作活性葡萄糖。

(11.)机体排出水分的途径是

A.消化道

B.皮肤

C.肺

D.肾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机体排出水分的途径有4个,即消化道(粪)、皮肤(明显出汗和不显性出汗)、肺(呼出气中水蒸气)和肾(尿)。

(12.)疟原虫的感染途径主要是

A.经口

B.经皮肤

C.经呼吸道

D.经性接触感染

E.经媒介昆虫叮咬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当唾液腺中带有疟原虫成熟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即随唾液进入人体。阴道毛滴虫是寄生于人体阴道和泌尿道的鞭毛虫,主要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和尿道炎,是以性传播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13.)阴道毛滴虫的感染途径主要是

A.经口

B.经皮肤

C.经呼吸道

D.经性接触感染

E.经媒介昆虫叮咬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当唾液腺中带有疟原虫成熟子孢子的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即随唾液进入人体。阴道毛滴虫是寄生于人体阴道和泌尿道的鞭毛虫,主要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和尿道炎,是以性传播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14.)食“生鱼粥”易感染

A.肝吸虫

B.姜片虫

C.肺吸虫

D.牛肉绦虫

E.猪肉绦虫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肝吸虫的感染阶段(囊蚴)是在淡水鱼虾体内形成的,鱼虾是肝吸虫的中间宿主,若食入含有活囊蚴的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