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师)-《药学(师)基础知识》名师预测卷2.docx
药学(师)-《药学(师)基础知识》名师预测卷2
单选题(共100题,共100分)
(1.)《中国药典》中常用的化学鉴别法为
A.红外光谱鉴别法
B.紫外光谱鉴别法
C.呈色反应(江南博哥)鉴别法
D.生物学鉴别法
E.色谱鉴别法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中国药典》中常用的化学鉴别法包括呈色反应鉴别法、沉淀生成反应鉴别法、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荧光反应法、测定生成物的熔点鉴别法以及焰色法等。
(2.)DNA受热变性后
A.加入互补RNA探针,经复性,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B.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下降
C.多核苷酸链裂解成单苷酸
D.碱基对间形成共价键
E.肽键断裂形成单核苷酸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要点是DNA的变性及核酸杂交。DNA变性是配对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变性的DNA在适当条件下可再复性。复性时,如果不同来源的核酸链存在部分序列或全部序列能够与变性的单链DNA形成碱基配对,就可形成杂交链。核酸杂交是利用DNA变性和复性的原理来进行的。
(3.)酶活性中心是指
A.酶的特殊区域结合底物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辅基
C.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金属离子
D.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E.所有的抑制药都是作用于活性中心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酶是具有催化活性蛋白质。有活性中心才会有催化活性,才能称为酶。
(4.)下列氨基酸中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
A.赖氨酸
B.谷氨酸
C.苏氨酸
D.亮氨酸
E.半胱氨酸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谷氨酸是酸性氨基酸,苏氨酸是极性中性氨基酸,亮氨酸是非极性疏水氨基酸,半胱氨酸是极性中性氨基酸,赖氨酸为碱性氨基酸。
(5.)关于易化扩散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
B.物质作顺浓度差转运
C.细胞本身消耗能量
D.无需借助膜蛋白质的帮助
E.无特异性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在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位差跨膜转运,属于被动转运,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其特点是特异性高、有饱和现象、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6.)肾小管液中葡萄糖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髓襻降支
B.远端小管
C.近端小管
D.集合管
E.髓襻升支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原尿流经近端小管,滤液中约67%的Na、Cl、K、HO,85%的HCO,全部葡萄糖和氨基酸被重吸收。
(7.)下列激素中由下丘脑分泌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催产素
D.生长激素
E.促甲状腺激素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催产素、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
(8.)蛋白质中元素平均含量在16%的是
A.碳
B.氯
C.氧
D.氮
E.硫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其中含氮量平均为16%。
(9.)尿素合成部位是
A.肝
B.脾
C.血液
D.肠道
E.肌肉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游离的氨经血液循环运输到肝脏,合成尿素,通过肾排出体外。
(10.)结构类型属于氮芥类抗肿瘤药物的是
A.白消安
B.甲氨蝶呤
C.氟尿嘧啶
D.环磷酰胺
E.氮甲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环磷酰胺为杂环氮芥类烷化剂。
(11.)具有β-内酰胺结构的药物是
A.氨曲南
B.米诺环素
C.卡那霉素
D.克拉霉素
E.螺旋霉素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氨曲南为第1个全合成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纲要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类型,但没有要求氨曲南的结构特点和类型。
(12.)用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的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辐射加对流散热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其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临床上,用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正是利用这种散热方式。
(13.)中毒性休克引起尿量减少,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B.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C.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D.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
E.肾血浆流量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加快,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在中毒性休克病理情况下,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肾血流量和肾血浆流量显著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加快,滤过平衡就靠近入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率因而显著减少,出现显著的尿量减少。
(14.)蛋白质三级结构指的是
A.α-螺旋结构
B.整条肽链的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位置
C.模序结构
D.β-折叠结构
E.氨基酸的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