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2015版内审检查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B/T19001-2016版内审检查表
标准条款 审 核 要 点 审 核 判 定 备注
范围 组织QMS覆盖范围与组织的资质是否相符?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营业执照、生产许可等资质) □是 □否 4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组织环境是否分析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与经营和生产是否相关? □是 □否 2、是否得出内外部环境的优劣势? □是 □否 3、是否定期识别? □是 □否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相关方的分类包括哪些?(供方、顾客、外包方、职能部门、政府、社团、内部员工等) □是 □否 是否识别相关方的需求?是否制定措施满足相关方的需求? □是 □否 3、是否对这些需求进行检查? □是 □否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组织是否确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是否对这些信息形成了相关文件? □是 □否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QMS是否建立产品和服务的实现过程?(采购过程、销售过程、生产过程、质检过程、行政过程等) □是 □否 2、了解本部门所处的哪一个或娜几个过程? □是 □否 是否对这些过程制定相关的作业文件? □是 □否 4、对关键过程所需资源和信息是否充分? □是 □否 5、组织QMS是否建立了风险与机遇应对措施? □是 □否 7、组织QMS是否评价这些过程,是否有变更?变更是否制定了相关程序和制度 □是 □否 9、以上是否有形成记录或文件 □是 □否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
总则 1.是否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与组织的业务过程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有效沟通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确保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推动改进在需要范围内可得到“文件和记录控制管理”,该程序适用范围是否包括了QMS实施、保持和改进产生的所有记录(包括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分析报告、相关方有关记录和以各种媒体、形式存在的记录)? □是 □否 2.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设置了质量文件和记录?记录项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是 □否 3.组织为确保QMS过程有效运作、控制、证实、改进,是否设置了必要文件和记录? □是 □否 4.质量文件和记录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标识是否达到唯一可追溯? □是 □否 5.质量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及时 、清楚、正确? □是 □否 6.质量文件和记录的传递(包括收集、报送、领用、分发、归档、联网等方式)是否确定要求? □是 □否 7.质量文件和记录是否更新? □是 □否 8.质量记录是否确定保存地点、方式、期限?记录保存环境设施是否适宜,能防止损坏、变质或丢失?记录保存期限是否适宜,能满足证实、控制、追溯、改进要求?记录保存检索是否简便? □是 □否 8.保存的记录是否按照时间要求进行了鉴定和整理?对失效的无保存价值的记录及时按照规定进行了处置? □是 □否 9.质量记录是否进行整理分析,并为改进和管理提供信息? □是 □否 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1.组织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该程序适用范围是否包括组织QMS要求的所有文件(内、外部文件;各种类型及形式的文件)? □是 □否 2.文件发布前是否组织相关部门评审、以确保文件的适用性、完整性、协调性? □是 □否 3.组织文件批准权限是否按文件类别、适用范围、所处层次确定相应的批准人?所有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的适宜性?有效性? □是 □否 4.文件是否发至使用场所或岗位?执行人员是否能得到所需文件? □是 □否 5.文件是否得到及时更改?文件更改前是否批准?更改的文件是否确保了四个到位(即所有同一文件更改到位;所有相关文件更改到位;所有相关部门/岗位通知到位;涉及实物时处置到位)? □是 □否 6.不同类型、状态(如修改、外来文件)的文件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查? □是 □否 7.组织有哪些外来文件?这些文件分发是否受控? □是 □否 8.组织分发至供方及其他相关方文件是否受控? □是 □否 9.作废文件是否已撤出使用场所?未撤出时,是否有明显标识、能防止非预期使用? □是 □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