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1).docx
5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学习单
一、复习度量,引入面积
谈话: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能估出来吗?
追问:你怎么知道是6平方厘米?
学生汇报,说想法。
引导:可以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一摆,像这样:(PPT演示拖移)。
小结: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一摆,摆几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二、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一)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1.过渡:看,又来一个长方形。你能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出它的面积吗?看谁的办法最巧妙!请大家看平板,试着量一量。
学生平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摆完的同学和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全班交流:请三个学生上台说,你是怎么摆的?(3个学生作品PPT展示)
师:看,这是同学们上传的作品,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你们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方法不一样,结果都是12平方厘米。
生1密铺
(2)生2未摆满。
学生摆法演示。(只摆行列)
引导学生说出:横着看,一行可以摆4个,也就可以看出摆4列;竖着看,可以摆3行,一共能摆12个小正方形,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小正方形的个数=列数×行数
(4)生3巧妙摆法
师:只用4个小正方形也能知道长方形的面积?
生3说巧妙摆法。
小结:比较这几种摆法,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面积相等;都可以看出每行摆4个,能摆这样的3行。都能看出它的行数和列数,然后算出小正方形的个数,知道长方形的面积。
小结。
(二)意义建构,发现公式
1.出示7×2长方形。
师:下面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
生1:小方格。
生2:7×2=14(平方厘米)(7列,2行。)
2.长方形连续变化,说面积。
出示7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出示9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
出示5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
出示82厘米、宽61厘米的长方形。
谈话:长方形的面积到底怎样计算?
预设:长×宽。
板书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如果用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用a表示长方形的长,用b表示宽。这个公式可以写成——(板书)。
教学67页“试一试”,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
1.出示“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在学习单上完成。
请同学们完成数学书上第67页“试一试”。
学生汇报。
2.追问:正方形面积怎么计算?
板书公式,同上。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研究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回顾一下研究的过程,咱们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呢?
五、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书上68页想想做做1:
传屏汇报交流
2.选择题(收集)
传屏汇报交流
3.游戏环节。(判断题)
同桌合作。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些什么收获?
请同学们在平板上写下收获。
师总结:学数学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只要你多思考多实践,就会拥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作业(出示:请你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是1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请大家完成后上传到班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