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培计划》山西省小学数学54班第三期班级学习简报.doc

发布:2017-04-05约5.3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培计划(2013)”山西省小学数学54班第三期班级学习简报 (5—6)模块总结 教学助理:顾云 辅导教师:薛晓霞 开篇寄语 现将五、六模块总结如下: 学习情况总结: 从11月6日——11月20日模块五:实践作业:为某节课设计前测试题并分析并对测试结果分析宁彩霞老师的作业实践作业:提交教学反思二、优秀作业展示: 宁彩霞老师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前测试题及分析 一、口算比赛 2/3+1/3=???? 3/5+2/5=?? 5/7+2/7=??? 1/9+4/9= 你能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正确率:97%。有一人计算时把分母、分子分别都相加啦。 二、 通分 5/7和4/9???????? 5/9和1/6????? 1/6和3/4 正确率:100%。同学们对前面刚学过的通分掌握的较好。 分析: 本节课要新授的内容是异分母分数相加的运算,所以首先就同分母分数运算进行练习,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知识回顾”环节,要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这是我们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个课时的关键与基础。但因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三年级时学的间隔时间比较长。所以,在复习中必须要求学生充分回忆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计算方法,并要强调结果是最简分数。 二、是要通分练习,异分母分数首先就得通分再进行计算。强调分母最好是最小公倍数。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中不要停留在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应把教学内容提高到更高一层次,让学生从自然状态,进入到有序、有规律、有数学思维的状态。如:在学生讨论并研究完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与前面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并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与方法,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时就比较自然了。 惠亚丽老师《比大小》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设计优点: 1、导入由整数比大小到小数比大小,自然引出分数比大小。并且联系了生活。 2、通过学生折、涂动手操作的方法学习分数比大小,强调了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3、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生动有趣,课堂气氛好。 4、最后的小结,使整个课完整,并且学生回答的非常完整。 设计、方法缺点: 1、分数比大小练习密度不高,涂颜色拖的时间太久,练习得太少。应该在借助图形比较抽象到理论后马上出示一些练习进行强答,巩固新知,熟练掌握。 2、在比较1/4和3/4时,可以把分数的意义渗透到教学中, 3/4是3个1/4,3个1/4当然比1个1/4要大。1/4是一个分数单位,虽然在三年级中不要求掌握,但在教学中可以逐渐渗透这些知识。 3、看图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要强调两张纸即两个单位“1”是一样大小的。 4、分苹果教学中再次强调8个苹果是一个整体。让单位1的概念渗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 5、学生涂色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涂色方法,不至于浪费过多的时间。 6、分子是1的情况下,联系生活实际意义理解,更能让孩子们接受。如分西瓜,同一个西瓜分给2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到的多,还是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到的西瓜多?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总之,分数这一课非常强调的是分数意义的理解,重过程,轻背诵。规律之类的绝对不能死记硬背。 扈真老师《任何科目“以学生为主体”一定是前提》 培训学习后的教学反思 今年是我第一次进行北大国培学习,经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国家社会真的对于教师的教学有很高的要求;一个称职的数学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现如今的各项要求。 在之前的教学中我为了教好数学,经常通过多讲、多做习题,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不注重能力培养,事实证明由于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想提要成绩是很困难的。通过反思我意识到小学生思维的有限性,更懂得了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标准。过去上课一切以我为中心,认为只要自己把该讲的都给学生讲了学生就掌握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先都给他们讲讲就算尽到作教师的责任了。从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局限和感受,结果事与愿违,有些问题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掌握不了。 沙明军老师《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在这节课中,我抓住了两大主要内容展开教学:1、学习理解倒数的意义。2、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让学生一开始采用谈话方式理解“互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给学生灌输“倒”的想法,把游戏的现象融入到数学当中。在理解倒数的意义时,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乘积、互为”来理解,并强调倒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