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1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教案.docx
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教学设计
第14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第五单元第14章第1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生物分类知识前接触到的第一大类生物类群——植物。它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异,可以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根据具体的所具有的个体差异,植物大致可被分为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到有关生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安排好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的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分类原理。为今后有关生物分类的学习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植物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特征。
(2)举例说出它们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的植物图片结合它们的所处的生活环境,探究它们的主要特征。
(2)通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结合日常的生活谈谈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说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及其它们对环境适应的特征。
(2)举例说出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与人
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边实验、观察,边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尽可能的利用常见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以及种子植物的实物或标本,为学生观察创造条件。利用学校内、外的现有条件,组织学生课外到校内、外的自然环境中观察这些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增加学生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一些不同类群的植物图片或采集一些植物标本。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6人一组,自选组长,利用课余时间到自然界中观察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活环境,并采集实物。
(3)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络等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植植物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植物是生物界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它种类多、分布广、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异。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的不同,将地球上的植物分为四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今天我们先学习前三种主要的植物类群。今天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一下几点:
1.说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代表植物、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
2.举例说出这几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探索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设计意图:明确课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来。
(二)新课学习
活动一:藻类植物
1.创设情境:
联系生活实际提问:
如果养鱼缸里的水长时间不换,缸的内壁上会长出“绿膜”。想想这是什么原因?(藻类植物的生长)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最为接近的实例,开展课堂的内容学习,浅显易懂。
2.实验:观察水中的藻类植物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本上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并思考下列问
题:
(1)你所观察到的藻类植物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2)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
(3)它们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4)除了课本中介绍的藻类植物外,你知道的还有那些吗?它们对人类都什么作用?
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要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仔细观察相互讨论。对于学生不易解决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播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且易于操作的临时玻片标本制作,让学生更加能够直观的观察到藻类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并锻炼了学生的都收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合作互助精神。
3.展示成果:
下面我们把做的最好一组制作的临时装片用显微投影来展示,请大家通过观察、讨论、概括出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衣藻、硅藻单细胞生活在水中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动与水
中生活相适应
海带多细胞生活在水中由叶状体和假根(假根只起固着作
用)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板书)藻类植物的特征: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它们的结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多数生活在水中。
活动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根据平日的观察,联系课前预习,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