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制度.docx
存货管理制度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存货管理,规范存货采购、验收、储存、发出、盘点等环节的操作流程,确保存货安全、完整,提高存货运营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部门存货的管理。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周转材料等。
3.基本原则
(1)存货管理应遵循内部控制原则,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存货管理应注重成本效益原则,在保证存货正常供应和使用的前提下,降低存货成本。
(3)存货管理应坚持账实相符原则,定期进行存货盘点,保证账实一致。
二、职责分工
1.采购部门
(1)负责存货采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2)跟踪采购订单执行情况,协调解决采购过程中的问题。
2.仓库管理部门
(1)负责存货的验收入库、储存保管、发出等工作。
(2)建立存货台账,记录存货的收发存情况,定期进行盘点。
(3)确保存货仓库的安全,防止存货损坏、变质、丢失等情况发生。
3.生产部门
(1)根据生产计划,合理领用存货,控制生产成本。
(2)及时办理在产品、半成品的交接手续,确保生产流程顺畅。
4.财务部门
(1)负责存货的核算与监督,定期与仓库核对账目。
(2)参与存货采购合同的审核,对存货采购资金进行预算控制。
(3)根据存货盘点结果,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
5.质量管理部门
(1)负责对采购的存货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存货符合质量标准。
(2)对生产过程中的存货质量进行监控,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三、存货采购管理
1.采购计划
(1)采购部门应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销售预测、库存状况等因素,定期编制存货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明确采购存货的种类、数量、规格、采购时间等内容。
(2)采购计划应经相关部门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2.供应商选择
(1)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2)采购部门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货物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内容。
3.采购订单下达
(1)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供应商选择结果,下达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应明确采购货物的具体要求、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信息。
(2)采购订单下达后,采购部门应及时跟踪订单执行情况,确保供应商按时、按质、按量交货。
4.采购验收
(1)采购的存货到货后,仓库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检验。质量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对存货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存货办理验收入库手续,检验不合格的存货应及时通知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协商处理。
(2)仓库管理部门应根据质量管理部门的检验结果,对存货进行数量、规格、型号等方面的验收。验收合格的存货应填写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验收不合格的存货应填写拒收单,并注明拒收原因。
(3)采购部门应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处理不合格存货的相关事宜,如退货、换货、补货等。
四、存货验收入库管理
1.入库准备
仓库管理部门应根据采购订单或生产计划,提前做好存货入库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仓库、安排仓位、准备验收工具等。
2.验收流程
(1)存货到货后,仓库管理部门应核对送货单与采购订单的一致性,包括货物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等信息。
(2)仓库管理部门应会同质量管理部门对存货进行质量检验和数量验收。质量检验应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数量验收可采用点数、称重、丈量等方法。
(3)验收合格的存货,仓库管理部门应填写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单应注明存货名称、规格、数量、入库日期、仓库名称等信息。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仓库留存,一联交财务部门记账,一联交采购部门备查。
(4)验收不合格的存货,仓库管理部门应填写拒收单,并注明拒收原因。拒收单应及时传递给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协商处理。
3.入库登记
仓库管理部门应根据入库单及时登记存货台账,记录存货的入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存货台账应定期与财务部门核对,确保账账相符。
五、存货储存保管管理
1.仓位规划
仓库管理部门应根据存货的类别、特性、用途等因素,合理规划仓位,确保存货分类存放,便于收发和管理。
2.存货保管
(1)仓库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存货保管制度,确保存货安全、完整。对贵重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易腐物品等应指定专人保管,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仓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查看存货是否有损坏、变质、丢失等情况。如发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