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doc

发布:2017-03-04约5.8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列宁在谈到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他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战争”“余粮收集制”,即可判断出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干材料内容。 答案: B 2.(2016·辽宁沈阳二中月考)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解析: 依据标题和题干内容表述可知,该景象发生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当时是苏俄进行的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B项是斯大林时期,C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所以答案选A项。 答案: A 3.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实施于1918年到1921年,这个时期正是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的内战时期,所以B项正确。A项时,革命的国家政权尚未建立。C项在时间与材料内容上不符合。D项也是在时间与材料内容上不符合。 答案: B 4.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先发展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答案为B项。A、C、D三项均无法体现“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B 5.(2016·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月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 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采用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B项;C、D两项与保尔的认识不符。 答案: A 6.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解析: 由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即可排除C项,苏联早在1945年就结束了二战,此后一直处于和平之中。苏联之所以农业产量落后,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牺牲了农业,故本题应选B项。A、D两项虽为其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 答案: B 7.徐隆彬在《赫鲁晓夫执政史》一书中说:“大力推广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据此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时期(  ) 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B.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C.斯大林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D.农、轻、重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解析: 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材料介绍赫鲁晓夫以行政命令手段大力推广种植玉米,虽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