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及人中学100学年第一学期高中部一年级地球科学科第一次段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私立及人中學 100學年度 第一學期 高中部 一年級 地球科學科 第一次段考試題
單選題:(1~20題每題3分,21~40題每題2分,共100分)
下列對於地球全貌的敘述,何者錯誤? (A)人類活動造成生態系統的改變,幸好有高科技足以彌補生態環境的反撲 (B)地球上的大氣和海洋都可調節氣溫 (C)地球上有宇宙中難得一見的液態水 (D)活動的岩石圈,進行各種地質作用,創造了各種地質環境
下列關於地球系統科學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地球系統科學是以整體的觀點,處理地球系統內不同子系統的關係 (B) (C) (D)
地球上的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共同構成: (A)水圈 (B)生物圈 (C)氣圈 (D)岩石圈
下列關於地球系統科學之特色的敘述,何者錯誤? (A)因應「全球變遷」研究所發展的學科 (B)強調分別發展各個地科相關學科來探討環境問題 (C)以「整體」的觀點處理地球環境系統 (D)重視地球系統內,各子系統彼此之間、子系統與全球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影響
甲地層有大量三葉蟲化石,乙地層有許多菊石化石,丙地層有許多貨幣蟲類化石,按地層生成之先後排列,其次序應為:(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丙甲
若要區分地球岩層的地質年代,請問可以依據下列哪一項原則來區分? (A)觀察岩層沉積的厚薄來作區分 (B)依人類歷史上的記載來區分 (C)根據地球環境以及物種的巨大改變作區分 (D)間隔相同的時間作區分
顯生元劃分成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主要依據為何? (A)帶殼動物化石的有無 (B)化石的種類 (C)岩層的種類 (D)岩層的變質程度
在早期的地球歷史中,大氣中氧氣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下列何種事件造成? (A)火山活動 (B)隕石撞擊 (C)三葉蟲的出現 (D)氧化鐵的出現 (E)藍綠菌的出現
附表為地質年代與各類生物化石存在的時間和數量(附表中以寬度表示,愈寬表示數量愈多)的關係,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三葉蟲曾悠游於侏儸紀的海洋中 (B)臺灣西部山區的第三紀海相地層中可發現菊石化石 (C)二疊紀和三疊紀之間的生物滅絕事件,只促成大型爬蟲類動物的發展 (D)菊石類生物從古生代開始發展,在古生代晚期曾減少,直到中生代末期才滅絕 (E) 6千5百萬年前,有一主要的生物滅絕事件,只讓大型爬蟲類生物(如恐龍)滅絕
下列四個地質順序解析圖,依年代由古至今之次序,何者正確? (A)丁→丙→乙→甲 (B)乙→丙→丁→甲 (C)乙→丙→甲→丁 (D)丙→乙→丁→甲甲 乙 丙 丁
附圖為甲、乙兩地之地層對比,其中A1、B1、B2、C1、C2代表5種不同的化石,根據地層對比的結果,乙地ㄅ地層的形成年代大約在: (A) 500萬年前 (B) 500萬年前~400萬年前 (C) 400萬年前~200萬年前 (D) 200萬年前~現在
附圖為某處之地層剖面示意圖,已知此地層沒有上下倒置的現象,根據此圖判斷,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何者正確? (A)石灰岩、砂岩、岩脈、斷層 (B)砂岩、石灰岩、岩脈、斷層 (C)岩脈、砂岩、石灰岩、斷層 (D)砂岩、石灰岩、斷層、岩脈
附圖為某處岩層的地質剖面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分別代表四種不同沉積岩地層,戊代表火成岩脈。假如此處地層未發生倒轉,請問下列哪項地質事件最早形成? (A)丁 (B)丙 (C)甲 (D)戊
附圖為某地地質剖面圖,請判斷以下地質事件發生順序甲地層沉積乙地層沉積乙地層傾斜侵蝕作用發生丙岩脈貫穿(A)(B)⑤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④①⑤
附圖為某處之地層剖面示意圖,已知此地層沒有上下倒置的現象。下列有關此地層的敘述何者錯誤? (A)頁岩形成的時間比礫岩早 (B)火成岩脈的入侵是在砂岩形成之後 (C)斷層的發生是在砂岩形成之後 (D)如果在頁岩中發現三葉蟲化石,則可斷定當時為陸地的沉積環境
附圖為鈾-238隨時間衰變的曲線,根據此圖,鈾-238的原子量衰變為原來的1/4,則共經過若干年? (A) 4.5億 (B) 45億 (C) 90億 (D) 180億
「光年」是什麼單位? (A)時間 (B)重量 (C)距離 (D)亮度
1AU(一天文單位)指的是: (A)一倍地球的半徑長 (B)一倍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C)一倍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D)一倍光走一年的距離
1等星亮度是6等星亮度的100倍,則每差一個星等,其亮度約差多少倍? (A) 0.5 (B) 1 (C) 2.5 (D) 6 (E) 100
人類正常視力能看見最暗淡的星體大約是何等星? (A) 10等星 (B) 6等星 (C) 0等星 (D) - 6等星
下列有關恆星及行星的比較,何者錯誤? (A) (B) (C), (D)
下列有關星座的敘述,何者正確? (A)同一星座的星星,在宇宙中的空間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