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湘教版地理必修2.3《大气环境》课件 (共43张PPT).ppt

发布:2018-12-25约4.23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_______层,B代表_______层。 (2)A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层有利于高空飞行,其原因是________。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原因是______。 (4)C层中的_____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材料二:我国某特大城市上空2015年7月8日、7月9日等温面分布示意图 (2)、反射作用 (3)、散射作用 1、下列各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C D 2、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A、沙漠地区距离海洋远 B、沙漠地区反射率大 C、沙漠地区水汽少、云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都小 D、沙漠地区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含量多 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 小资料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 有选择性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易散射,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解释下列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2、为什么太阳光日出日落时呈红色而白天其它时候是透明的? 原因是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经过的大气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都被散射了,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透射下来 交通灯用绿黄红,一样的道理,三种光波长较长,穿透能力强 由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虽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 地势: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吸收多,地面辐射强。 天气:晴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吸收多, 地面辐射多。阴雨天相反。 下垫面:反射率越低,地面吸收越多,地面辐射越强。 纬度因素:①纬度低,H大,阳光穿过的大气层薄, (影响H) 被削弱的少,地面吸收多,地面辐射强 ②纬度低,H大,单位面积得到的辐射多, 太阳辐射强度大,地面吸收多,地面辐射强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 2、地面辐射:长波辐射(红外线) 探究:a地区,在A或B两种照射下,哪种情况下得到的太阳辐射比较多? (2)问题探究:读图比较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 3、大气辐射: 1)含义:大气的长波辐射(红外线)。包括大气逆辐射和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 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含量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通过大气逆辐射实现 探究:温室内气温高于温室外的原因是什么? 太阳的短波辐射容易穿透玻璃进来,使地面增温, 地面的长波辐射不易穿透玻璃出去。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地 面 吸 收 反射和散射 大气吸收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热力作用 解释下列现象:为什么白天阴天比晴天气温低,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 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 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 晴天和阴天, 昼夜温差 哪个大? 为什么? √ √ 3、解释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来历? * * * * * * * * * 大 气 环 境 气温(℃) 高度(千米) 50 12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宇宙火箭 人造卫星 极光 流星 气温垂直分布 积雨云 -100 60 20 -20 -60 一、大气的垂直分布层 1.对流层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充足的水汽;有凝结核;空气运动遇冷。 低纬度( 0o~30o): 中纬度(30o~60o): 高纬度(60o~90o): 17~18km 10~12km 8~9km 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变化原因:纬度越低,地面越热,对流运动越强, 对流层越厚。 对流层的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夏季厚,冬季薄(温带地区明显) 大气的垂直分层 2.平流层 ℃ ℃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 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思考:为什么平流层有 利于高空飞行? 空气以平流运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