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一氧化氮与氨排放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一氧化氮与氨排放研究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一氧化氮(NO)和氨(NH3)的排放情况,以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报告为中期报告,主要介绍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初步结论。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野外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采集稻田和麦田的土壤和气体样品,分析气体中的NO和NH3的浓度和排放量,并对土壤性质、施肥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
研究进展和初步结论:
1.野外监测结果显示,稻田和麦田中NO和NH3的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稻田中NO的排放量明显高于麦田,而NH3的排放量则相对较低。
2.不同稻麦轮作系统中,NO和NH3的排放量也存在差异。其中,稻田-麦田轮作系统中NO的排放量最高,而麦田-稻田系统中NH3的排放量最低。
3.土壤pH值、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施肥方式等因素均对NO和NH3的排放量产生影响。其中,土壤pH值的变化对NO和NH3的影响较大。
4.实验室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施肥方式对NO和NH3的排放量有显著影响。有机肥-化肥配施方式下NO和NH3的排放量均较少。
总体来说,本研究初步表明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NO和NH3的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际生产中,可以适当调整施肥方式等因素,以减少气体的排放量。本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它影响因素,以及提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控制措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