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要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 常见介入治疗 护理 介入治疗 起搏器植入 冠状动脉造影 射频消融 起搏器植入术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 分类 什么是起搏器? 起搏器其实由两部分组成: 脉冲发生器:一个内含电路和长效电池,体积较小的钛壳; 导线:一段绝缘电线 起搏器的特征 大小:如男式手表 重量:20-80克 外壳:钛金属 控制:程控仪遥控 起搏器类型 非生理性起搏器 单腔VVI起搏 生理性起搏器 心房起搏 DDD起搏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单腔起搏:一根导线安置在心房或心室 两个导线的双腔起搏系统 一根导线安置在心房 一根导线安置在心室 1)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症 1)心脏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双侧分支和三分支传导阻滞、伴有心动过缓引起的症状尤其有阿-斯综合征发作或心力衰竭者。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室率极慢引起心力衰竭、黑矇、晕厥或心绞痛,伴有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者。 3)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厥和/或心室停搏。 4)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应用抗心动过速起搏器或自动复律除颤器。 (2)临时起搏器植入适应症: 1)可逆病因导致的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动过缓,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电解质紊乱、药物过量等。 2)外科手术前后的“保护性”应用(防止发生心动过缓)。 3)心脏病的诊断包括快速起搏负荷试验,协助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 埋藏式起搏器的安置 病人仰卧在造影台上,常规皮肤消毒后,穿刺针从锁骨下静脉区(锁骨中点下方紧贴锁骨刺入)插入静脉,然后经针头送入导引钢丝,退出针头。将一个带有塑料鞘的扩张管套上钢丝插入,退出扩张管。鞘留在静脉内。送入心室电极、心房电极,然后将鞘退出。起搏满意后固定电极导线,固定起搏器,缝合伤口。 冠状动脉造影术 是将导管经主动脉依次选择性地送入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并注射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 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为可靠的方法。 左心室造影 可定性判断有无心室壁运动异常,有无心室壁瘤形成,还可借左室造影计算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每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和心排指数等,还可对室壁运动进行定量分析 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是指对冠心病患者的狭窄冠状动脉实施的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冠脉内治疗的总称 概 念 PCI术包括两大步骤: 1. 诊断性的冠状动脉造影术 2. 冠脉内治疗术 PCI术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1. 单纯的球囊扩张术(PTCA),1977.9 2. 裸金属支架(BMS)置入术, 1988 3. 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 2000 冠心病介入治疗适应证 1. 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NSTEMI和STEMI 2. 缺血性心肌病,经系列检查提示梗死区有存活心肌 3. 稳定性心绞痛经正规抗缺血治疗,心肌缺血发作频繁,或转成不稳定状态 常用英语缩写 CAG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 PTCA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Stent 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PCI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LV 左心室造影 冠脉造影术的基本过程 患者平卧导管床 选择穿刺部位---桡动脉、股动脉 常规消毒 成功穿刺血管 0.035’’导引钢丝引导下,送入造影导管分别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选择不同的体位分别行选择性的冠状动脉造影术 PCI术的基本过程 0.035’’导引钢丝引导下,送入导引导管至预行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开口,沿导引导管送入0.014’’PTCA导丝,调整导丝使其通过病变至血管的远段,沿导丝送球囊扩张病变,而后置入与病变相匹配的支架。 EPS—心脏电生理检查 是利用心脏电刺激技术和记录心内电图明确心律失常的心病机制及其严重程度和实施射频消融手术前应进行的详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适应证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 指导药物治疗 指导非药物治疗: RFCA ICD PM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能源分类 直流电消融----过去首选 化学消融----现在仅用于HCM 射频消融----目前首选 微波消融 激光消融 冷凝消融 超声消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