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13课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doc

发布:2018-09-14约1.06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第13课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 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历史名人的兴趣,通过对敦煌雕塑、壁画、建筑等古老艺术品及对诗歌、书法、绘画的欣赏,培养学生传承中国文化的决心,激发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各项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拥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展示一名炎黄子孙的风采。 3.知识与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文化,培养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制作与教学活动相匹配的课件。 学生查找孔子、司马迁、《史记》等相关资料,能简单叙述孔子的故事。 彩色卡纸。 二、教学过程 纵横比较,感受悠久历史与文化根深。 1.纵深比较 提问: (1)同学们,还记得四大文明古国吗? (2)是啊,有“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奇怪,怎么除了中国,其它各国都加“古”呢? (3)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是一脉相承的。其它三个古国都已消亡了,你有什么想发表的吗? 教师小结:四大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卓著的。尤其是我们中国,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被全世界人民所推崇,作为炎黄子孙更是肩负着继承和发扬的重任! 2.横向比较 课件出示:中国(约5000年) 美国(约300年) 英国(约1000年) 提问:看着这一组组数字,你想说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有着深邃的民族根基,这也正是深深吸引世人眼球的魅力之根源。 设计思路和点评:通过纵横比较,让学生感受中国在古在今,都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都无法与中国相媲美。“未成曲调先有情”,通过这一纵一横的比较,让学生的内心先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角色体验,了解《史记》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 1.提问:中国有很多史书,你知道哪一部史书最受人推崇? 2.观看录像:三史争位 3.小组交流,委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史记》记载了我国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既称得上是史学巨著,又称得上是文学巨著。有如此之建树,它理所当然地排在二十四史首位,其它各史又怎能不心服口服呢? 设计思路和点评:通过一段教学录像引起的争议,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于无形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无形中还原《史记》的丰功伟绩。教师与教材不仅要“同构”,还要“异构”,教师动态的使用教材,没有遵循教材本身的生活逻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程整合,体会司马迁的忍辱负重与创作《史记》的艰辛。 提问: 1.知道《史记》是谁创作的吗?知道司马迁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史记》的吗? 2.课件出示:《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片段,教师配乐朗读。 提问: 1.知道这段话中的名言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正是这句话激励司马迁完成了不朽巨著《史记》。 2.在司马迁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司马迁的忍辱负重、坚韧、刚强、坚持不懈,正折射了我们祖先身上的优秀品质,这也正是令炎黄子孙骄傲的根本。 设计思路和点评: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白辉煌的背后必然有一段艰辛的历程,正是我们的祖先承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才能留下这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天的华夏子孙不仅要为这些经历风雨洗礼,历史洗劫而完好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而骄傲,更要为我们祖先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骄傲。 (四)走进孔子 1.观看录像:孔庙 提问: (1)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座这样的孔庙吗? (2)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孔庙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小结: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祭祀孔子的庙宇有2000多座。这让我们既看到了孔子思想的博大高深,以及他对华夏文化做出的丰功伟绩,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 2.观看录像:人们在孔庙祭祀孔子片段。 提问: (1)孔子非王非帝,非王侯非将相,可是人们祭拜孔子的热情为何与日俱增呢? 教师小结: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对华夏民族的贡献是卓著的。 3.小组探究:中国人眼中的孔子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孔子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 4.小组探究:外国人眼中的孔子 观看录像:各国著名人士谈孔子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