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实验指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一 数控车床一般加工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数控车床的操作面版,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2. 掌握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会建立和使用工件坐标系。
3. 能够理解并使用数控车床的一般指令编制简单的数控程序,掌握输入程序和编辑程序的方法。
4. 能够按照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用编制好的程序加工零件。
二、实验设备
本次实验所使用的系统是FANUC 0I MATE 机床型号为CK0628。
三、实验内容
本实验加工如图1-1所示零件,零件毛坯为棒料,棒料尺寸为Φ40*70mm
图1-1
四、实验原理
本次加工分两次装夹,选用93°外圆车刀,根据数控车床的基本指令G00、G01、G02、G03、M03、M05、M30等编制数控程序,加工右侧轨迹如图1-2所示
图1-2
五、实验步骤:
在进入实验室前,根据被加工零件的要求,确定走刀路线,编制出加工程序。确定所要使用的刀具,并将刀具安装。这里的实验步骤是指加工的操作步骤。
1. 通电开机
先开总电源再按下CNC按纽
2. 回参考点
开机后将“HOLD SELECT”旋转至“回零”位置,先按住“X+”待X轴回到零点后松开,再按住“Z+”待Z回到零点后松开,此时机床的“NO ZERO”报警解除,机床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3. 装夹零件
本实验的零件毛坯为棒料,首次装夹:夹住15mm的地方,此次装夹加工工件右侧,加工轨迹如图1-2所示。掉头夹住Φ30的外圆加工左侧端面和Φ35的外圆。
4. 安装刀具
将刀具安装在刀架上,注意安装刀具时高低适中,应让刀尖对准零件的回转中心。
5. 调整坐标系
本次实验建议使用G50设定工件坐标系,且坐标系原点设在工件右端面的中心。对刀详细过程见附录1
6. 输入加工程序
将提前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可以用键盘输入(输入方法见FL1),也可通过RS232串行口将程序送入数控系统。
7. 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可以将设置好的工件坐标系的Z值向正方向偏移70mm,使坐标原点左移,使刀具离开零件空运行加工程序,观察空运行状态及图形显示,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8. 连续加工零件
将“HOLD SELECT”旋转至“自动” 按下“循环启动”键,系统将自动执行加工程序,加工出程序要求的零件。
9.掉头夹住Φ30的外圆加工左侧端面和Φ35的外圆。此时要保证工件总长符合图纸要求,然后用G01编制一个小程序加工工件的左侧,程序如下O0002所示,加工过程重复5—8的过程
10. 整理现场
当加工完成后,将机床回零,卸下零件和刀具,放入指定位置。清理铁屑和机床。
11. 关机
先关CNC电源,再关闭总开关。
六、参考程序清单:
O0001
N10 G50 X60.0 Z60.0 建立工件工件坐标系
N12 G00 M03 S500 T0101 主轴以500r/min的速度正转,选择一号刀具
N14 X42.0 Z2.0 快速定位到工件外一点
N16 G01 X35.0 F0.2 以0.2mm/r的速度加工外圆到Φ35的尺寸
N18 Z-50.0 Z向到-50.0mm的位置
N20 G00 X42.0 X向快速退刀
N22 Z2.0 Z向再退刀到加工起点的位置
N24 G01 X30.3 F0.2 加工外圆到Φ30.3(给精加工留0.3mm余量)
N26 G01 Z-50.0 直线插补Z向到-50.0mm的位置
N28 G00 X42.0 X向快速退刀
N30 G00 Z2.0 Z向再退刀到加工起点的位置
N32 G01 X25.0 F0.2 以0.2mm/r的速度加工外圆到Φ25的尺寸
N34 Z-25.0 直线插补Z向到-25.0mm的位置
N36 G00 X32.0 X向快速退刀
N38 Z2.0 Z向再退刀到加工起点的位置
N40 G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