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容水箱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设计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目:双容水箱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如图1所示的两个大容量水箱。要求水箱2水位稳定在一定高度,水流量经常波动,作为扰动量存在。试针对该双容水箱系统设计一个液位流量串级控制方案。
图1 系统示意图
1)已知主被控对象(水箱2水位)传递函数W1=1/(100s+1), 副被控对象(流量)传递函数W2=1/(10s+1)。
2) 假设液位传感器传递函数为Gm1=1/(0.1s+1),针对该水箱工作过程设计单回路PID调节器,要求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及实施方案图,并给出PID参数整定的方法与结果;
3) 假设流量传感器传递函数为Gm2=1/(0.1s+1),针对该水箱工作过程设计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要求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及实施方案图,并给出主、副控制器的结构、参数整定方法及结果;
4) 在进口水管流量出现阶跃扰动的情况下,分别对单回路PID控制与串级控制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比较,并说明原因。
二. 设计任务分析
1)此控制系统是以调节阀门开度改变进水大小作为控制手段,目标是控制水箱2液位处于一个稳定高度。
2)串级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有两个回路,其内回路是粗调,外回路是细调。对此控制系统,内回路以流量作为信号控制进水阀开度,调节进水量,在有扰动情况下可以提早反应消除扰动引起的波动,从而使主控对象不受干扰,另外内回路的给定值受外回路控制器的影响,根据改变更改给定值,从而保证负荷扰动时,仍能使系统满足要求
--执行器的传递函数 --控制阀的传递函数
--主副变送器传递函数
--主副对象的传递函数 --主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3)单回路控制系统:对于此系统,若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液位,以液位主控制信号反馈到控制器PID,直接去控制进水阀门开度,在无扰动情况下可以采用,但对于有扰动情况,由于控制过程的延迟,会使控制不及时,造成超调量变大,稳定性下降,控制系统很难获得满意效果
三.单回路PID控制的设计
(1)无干扰下的单回路PID仿真方框图
PID整定与仿真曲线,采用衰减曲线法,整定依据是纯比例下的实验数据,取衰减比为4:1。设置积分时间Ti=∞,微风时间Td=0,改变比例带δ,找出最佳整定曲线,根据经验公式求出δ,Ti,Td的数值
衰减曲线法整定计算公式(4:1情况下)
调节规律 比例度δ(%) 积分时间Ti(min) 微分时间Td(min) P δS PI 1.2δS 0.5TS PID 0.8δS 0.3TS 0.1TS
Kp=38时衰减比接近8:1,不符合
Kp=42时衰减比接近6:1,不符合
Kp=44时衰减比接近4:1符合。测得Ts=30s ,δ=44*5/4=55,Ti=0.3Ts=9s,
Td=0.1Ts=3s
(2)干扰下的单回路PID仿真方框图
Kp=38时曲线不稳定
Kp=42时曲线不稳定
Kp=44时曲线不稳定
单回路系统分析:在单回路中,由仿真曲线可知,无干扰情况下,系统可以趋于稳定;但当加入干扰后,系统很难稳定。
四.串级控制的设计
(1)无干扰下的串级控制仿真方框图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是定值控制系统,为了主变量的稳定通常采用PI控制器,而副控制器是随动系统,采用P 控制器就可以满足要求。在调整过程中采用一步法即可
无干扰下仿真曲线
Kt1=44,Ti =10,Td=2,Kt2=2
Kt1=44,Ti =10,Td=2,Kt2=4
与单回路比较可知,串级控制过渡时间相对缩短了,而且系统更加稳定。
(2)干扰下的串级控制仿真方框图
干扰下仿真曲线
Kt1=44,Ti =10,Td=2,Kt2=1.3
Kt1=44,Ti =10,Td=2,Kt2=2
Kt1=44,Ti =10,Td=2,Kt2=4
Kt1=47,Ti =10,Td=2,Kt2=2
Kt1=50,Ti =10,Td=2,Kt2=2
串级系统分析:比较上面的曲线,当加大Kt2时,调节时间缩短,当加大Kt1时,系统超调量加大。
五.单回路和串级对流量扰动抑制作用比较
由单回路与串级控制的仿真曲线相比,可以得出串级控制过渡时间小,最大偏差小,对扰动抑制作用更加及时有效,系统稳定性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
六.设计总结
在做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运用了实验课上学到的知识,并且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对PID调节器中的P、I、D各个参数的功能、特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基本掌握了PID参数整定方法,对课本上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次设计使我对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优势有了深刻的了解,与单回路控制相比,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