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基本知识[]详解.ppt

发布:2016-04-03约8.52千字共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压是如何产生 一、制冷系统的低压侧和高压侧 1、低温低压液体制冷剂进入车厢内的蒸发器 在定压下汽化,由液体变为低温低压蒸气 2、经压缩机后成为高于车内空气的高温高压气体(7 0C,1.3-1.5Mpa) 1低压 (压缩机)转 2高压 制冷系统的低压侧和高压侧 3、在冷凝器内将热量释放给车外的空气,从而冷凝成高压的液体制冷剂(1.3-1.5Mpa) , 4、最后经过节流,恢复为低压低温的液体状态(0.13-0.30MPa,1-4 0C)。 高压3 (节流)转 低压4 即:在制冷系统中,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 高压侧:压缩机出口--冷凝器--膨胀阀入口 低压侧:膨胀阀出口--蒸发器--压缩机入口 思考: 高、低压侧如何建立和产生? 压缩机压缩后建立高压,膨胀阀节流后降压 高、低压侧以什么为分界点? 分界点是压缩机出和膨胀阀 小结 汽车空调系统: 利用液体制冷剂作为吸收和释放热量的工作介质, 工作时不断地往复循环,将车厢内的热量带走。 1、制冷剂 制冷剂 (俗称冷媒)是制冷系统中的一种工作介质,通过自身的“相态”的变化来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基础知识——制冷剂 一、液体形态变化过程与热的关系 物质三种状态变化 液态 吸热 汽态(蒸发) 蒸发器 制冷剂 汽态 车厢 汽态 放热 液态(冷凝) 冷凝器 制冷剂 液态 车厢外 二、制冷剂 一种化学物质。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 蒸气压缩制冷机使用的制冷剂(Refrigerant), 大多数是氟里昂Freon。 国际用R表示。 6. 制冷剂 汽车空调系统所用的制冷剂主要有R12和R134a两种。 R12制冷剂的分子式为CF2Cl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价格相对低廉,且可回收重复使用,但它对大气臭氧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因此近年来逐渐被环保型R134a制冷剂取代,R134a的分子式为CH2FCF3。 在使用中,绝对禁止两种制冷剂交换使用。 R12的十大特性 1、无色、无味。 2.中压制冷剂 3.在大气压下沸点低 4.密度较大,阻力小,管径较大。 5.对密封件的要求 6.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7.液态时对润滑油的溶解度无限制 8.不溶于水 9.与水产生化学反应 10.防水措施:一定要严格抽真空 三、R12 ——(CFC-12) (十大特性) 1.无色、无味;535 0C以下不分解。 2.中压制冷剂,正常蒸发温度小于0 0C、 大于-70 0C,冷凝器内压力为 0.3-2.0MPa 压力较大,空气也不易进入。泄漏时,润滑油一同漏出有明显油迹。 3.在大气压下沸点低,沸点为-29.8 0C。凝固温度为-158 0C。 4.密度较大,阻力小,管径较大。 5.对密封件的要求 使天然橡胶变软、膨胀、起泡; 对氯丁乙烯和氯丁胶制品破坏较小;对尼龙和氟塑制品破坏不明显。 6.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R12 的特性  7.液态时对润滑油的溶解度无限制,管路不积存润滑油; 气态时对润滑油的溶解度有限并随压力增高、温度降低而增大。在气态路中,(特别是蒸发器)如有足够流速,不会产生油膜而影响传热。 8.不溶于水,过量水分在低温、低压下,热量被吸收而形成冰塞。 9.与水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氢氟酸,对系统有腐蚀。 10.防水措施:一定要严格抽真空,选用水量小于20×10-6的冷冻机油。若大于,干燥器无能为力。 四、R134a—HFC-134a R134a(HFC-134a)是一种不会破坏臭氧层的制冷剂。无毒、无臭、与空气混合不爆炸。 传统制冷剂含氯元素,暴露在高海拔的阳光下会分解释放氯,破坏地球的臭氧层。 R134a—四大特性 1.热物理性能。 分子量、沸点、气化热,与R12相近。 2.传热性能。优于R12。 3.相容性能。与矿物油是非相容的,必须用合成润滑油。!!! 4.0 0C和10 0C时的气化潜热(KJ/Kg)197.89和190.13。低于R12 思考: 制冷剂的工作循环: 在压缩机作用下,低温低压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取流经的车厢空气热量而定压气化,(冷却对象得以降温)。经压缩机将高温高压制冷剂压送冷凝器内把热传给周围空气而冷凝成液态制冷剂。 再经贮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开始新工作循环 注 意: 整个循环过程中, 制冷剂只有物态的变化(物理变化), 无化学变化。 只起吸、放热的作用 本身的性质没有改变。 7.冷冻机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