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文档:拓展练4+晚清70年+Word版含解析.doc

发布:2018-05-13约5.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融汇·贯通·拓展练(四) 晚清70年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7·江苏卷·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解析:贫富不均与材料的内容“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不符,故A项错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表明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而不是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说明官员腐败,把战争失败归咎为民性懦弱,是对战争失败的推卸责任,并不是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耆英认为不能御敌的原因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导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也就是吏治腐败是不能御敌的理由,故D项正确。 答案:D 2.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解析:材料中“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说明“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近代以来的救国意识的觉醒,A不属于近代救国意识,故A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晚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也晚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7·郑州模拟)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领事裁判权 C.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片面最惠国待遇 解析: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正常的外交行为,在今天是平等条款,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认为侵犯了“天朝”的尊严,故A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不平等条款,当时的人们浑然不觉,故B项错误;中英双方协定关税是不平等条款,当时的人们浑然不觉,故C项错误;片面最惠国待遇是不平等条款,当时的人们浑然不觉,故D项错误。 答案:A 4.同治中兴(1862年—1908年)以来军机大臣之有实力者如下表: 第一 文祥(满洲人)、沈桂芬(汉族人)时代 同治初年 第二 李鸿藻(汉族人)、翁同龢(汉族人)时代 同治末年及光绪初年 第三 孙毓汶(汉族人)、徐用仪(汉族人)时代 光绪十年至光绪廿一年 第四 李鸿藻(汉族人)、翁同龢(汉族人)时代 光绪廿十一年至光绪廿四年 第五 刚毅(满洲人)、荣禄(满洲人)时代 光绪廿四年至今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的发展 B.清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C.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蓬勃发展 D.汉族官僚政治势力的增长 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以看出,1862年—1908年这一时间段,汉族官僚政治势力的增长,其原因主要是在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期间,汉族官僚受到清王朝重视,故A项正确;清政府统治时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洋务派大臣,翁同C项错误;D项是军机大臣实力变化的表现,不是军机大臣实力变化的背景,故D项错误。 答案:A 5.下表是1845—1856年英国对上海的羽毛纱的输入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年份 输入量 (匹) 1845年 4 157 1853年 3 960 1854年 2 720 1855年 1 410 1856年 2 350 A.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实业救国的探索初显成效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有所下降,但没有锐减,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使得西方的商品并没有在中国畅销,故C项正确;实业救国的探索出现在19世纪末,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7·天津卷·5)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