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地层学思考题8-11章思考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章----前寒武系
1.前寒武系的主要特征。
2. 地球早期的水圈是如何形成的?
3. 地球早期大气圈是如何的演化的?
4. 前寒武纪生物界面貌有哪些特点?
5. 简述前寒武纪华北板块的成因历史。
6. 我国古太古界~新太古界的分布主要局限于_____地区,岩性以_____为主。7.伊迪卡拉裸露动物群出现于_____时期。8.南华纪(成冰纪)~震旦纪(埃迪卡拉纪)地层在我国宜昌峡东地区发育完整,自下而上依次发育_____组、_____组、_____组和_____组。9.何为雪球事件?
第9章----寒武纪
1.张夏组属_____统,长山组属 _____统。2. 名词解释:小壳动物化石3.结合华南地区早寒武世不同类型的沉积特征、生物组合及构造古地理环境,说明补偿与非补偿的概念。
4.从沉积组合、生物组合、岩浆活动及构造古地理等方面总结对比华北地区、扬子地区与东南活动区的地史特征。
第9章----奥陶纪
1.奥陶纪最重要的生物化石类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等。2.华北唐山奥陶系剖面自下而上发育有_____组、_____组、_____组和_____组的地层。3.华南地区奥陶纪自西向东,分为_____类型的扬子区,相对_____类型的江南区和_____东南区,海域性质自西向东表现为_____。
4.以湖北宜昌剖面为例,简述扬子区奥陶纪地层发育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5.对比华北地区、扬子地区与东南活动区奥陶纪在地壳的构造变动、沉积组合类型及沉积厚度等方面有何差异?
第9章----志留纪
1.简述我国华南地区志留纪的地理面貌及沉积特征
2.志留纪扬子地台、东南地区的沉积组合类型与寒武、奥陶系比较,有何显著的不同?
3.志留纪末期华南地区构造格局有何重大变化?
4.试用沉积相—厚度分析法(补偿与非补偿的概念)分析宜昌志留系剖面的地质发展史。
第9章----加里东构造阶段地史特征概述
1.地质历史中的南方冈瓦纳大陆包括现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加里东构造阶段,华北、塔里木板块与扬子板块以_____洋相隔。
第9章----泥盆纪
1.泥盆纪生物界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出现陆生植物,淡水鱼大量繁盛,体现了生物 的进化过程。2.泥盆纪我国塔里木-华北板块区大部分处于_____状态,仅在祁连山南、北坡和塔里木板块边缘发育以_____为主的沉积。
3.试述加里东运动对华南古构造、古地理的影响。
4.根据柱状对比图及沉积示意图,分析华南泥盆纪海侵方向及地层超覆。
第9章----石炭纪
1.从植物分区来看,华夏、欧美区属 _____区,以_____繁盛为代表。
2.比较我国华北及华南石炭纪地史特征的不同。华南中晚石炭世古地理有何特色?
第9章----二叠纪
1.二叠纪末期绝灭的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多种类型。2.早、中二叠世末期的地壳运动使_____基本升起,与华北-塔里木连成一片,致使中国_____沿_____一线为界,出现“南海北陆”的对峙局面。3.以黔中剖面为例,简述华南地区二叠纪地层发育特征及沉积环境变化。
4.华北及华南二叠纪古地理、古气候有何变化?
5.中国东部二叠纪含煤地层的时空分布有何规律?
6.二叠纪末生物界有何重大变化?
7.晚二叠世早期康滇古陆两侧玄武岩喷发有何古构造意义?
第9章----海西构造阶段的地史特征概述
1.名词解释:海西构造运动。2.你认为联合古陆的形成史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10章----三叠纪
1.简述印支构造阶段全球海、陆变迁。2._____后期至_____早期,全球大陆漂移汇集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巨大的联合大陆(泛_____大陆),泛大陆周围为泛大洋。
3. 早、中三叠世华南海生生物属何生物分屋? 晚三叠世有什么变化?原因何在?
4. 中国三叠纪的植物分区界线何在? 各代表什么气候?代表性分子是什么?
5. 三叠纪与二叠纪生物面貌有何重大不同?
6. 印支I期运动引起的拉丁期大海退对华南有什么影响? 产生了什么结果?各地区的表现有何不同?
7. 晚三叠世华南的古地理及古气候与早、中三叠世有何重要不同?
8.华北、华南地区三叠纪地史有何重大区别?
第10章----侏罗纪----白垩纪
1.印支运动后,中国大陆主体处于陆地环境,以_____为界的南_____北_____的地_____理格局结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以_____为界的东西差异开始显现。2. 简述陕甘宁盆地侏罗纪的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3. 侏罗纪被称为_____的时代、_____时代、_____时代。
4.从哪些特征可以看出辽西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是活动的小型断陷盆地?
5.从哪些特征可以看出侏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