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索动物门笔石纲古生物学与地层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半索动物门笔石纲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第一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半索动物门 (Hemichordata) 第二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特有口索:口腔背面向前伸出的一条短盲管。有人认为口索是最初出现的脊索,因而曾作为一个亚门归属于脊索动物门。 具背神经索:背神经管的雏形 消化管前端有鳃裂:呼吸器官 半索动物门 (Hemichordata) 第三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半索动物门-化石代表 第四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半索动物门 分类 肠鳃纲 羽鳃纲 笔石纲 第五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 (Graptolithina) 第六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 (Graptolithina) 海生 ,个体小 ,群体动物 几丁质硬体,经石化升馏作用而保存为碳质薄膜化石 绝灭生物,中寒武世-早石炭世。奥陶纪-志留纪 标准化石 主要有两大类 树形笔石类 :树枝状,底栖固着 正笔石类 :列式,漂浮生活 ----指相化石 第七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硬体构造 胎管→胞管→笔石枝→笔石体→笔石簇 第八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胎管 胎管:第一个个体分泌的圆锥形外壳,开口朝下,尖端朝上。 线管:胎管上方伸出的一条细线状小管。 中轴:由线管硬化而成。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第九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胞管 胞管:第一个胞管由胎管侧面的一个小孔出芽生出。 树形笔石类:树形笔石类有三种胞管,即正胞管,副胞管和茎胞管.一般正胞管大,副胞管小,二者均向外开口。茎胞管:细长,内有芽茎,除了枝上最末一个外,其余都不向外开口。 茎系:是由硬化变黑的芽茎串连而成。 第十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正笔石类:只有一种胞管,即正胞管,各胞管的始端以共通沟互相沟通,末端各自向外开口. 每个胞管靠近共通沟一边为背,另一边为腹。相邻两胞管间常有重叠。但重叠的程度各类笔石不一。 正笔石胞管类型多样。 第十一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正笔石类的十种胞管类型 1.均分笔石式:胞管直管状 2.单笔石式:胞管外弯呈钩状 3.卷笔石式:胞管外卷呈球状 4.半耙笔石式:胞管向外扩展,大部分孤立,呈三角形 5.耙笔石式:呈全孤立耙形 第十二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正笔石类的十种胞管类型 6.纤笔石式:胞管腹部呈波状曲折 7.栅笔石式:胞管强烈内折,具方形口穴 8.叉笔石式:胞管口部向内转曲 9.瘤笔石式:形成背褶,口部内转,腹褶弱 10.中国笔石式:形成背褶及柱状腹褶 第十三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笔石枝 成列的胞管构成笔石枝 始端:近胎管的一端 末端:胞管增长的一端 共通管(沟):在笔石枝背部连通各个胞管 腹侧:胞管所在的一侧 背侧:靠近共通管(沟)的一侧 每个胞管靠近共通管一边为背,另一侧为腹 第十四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正笔石的分枝类型 同分枝:即一枝同时分为两枝,又可以分为两枝对称的正分枝和两枝不对称的侧分枝。侧分枝中沿原来方向生长的枝为主枝,向旁侧发展的枝称侧分枝。 后分枝:是在一个已形成笔石枝的胞管壁上出芽生出另一枝,其形式像侧枝,但其分枝的时间晚,这种晚期长出的分枝称为次枝。 假分枝:是在一个已形成的笔石枝上,从胞管口(或胎管口)中长出另一枝,这种分枝方式只见于有轴笔石亚目,每一个分枝也都有中轴,称为幼枝。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第十五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笔石枝的生长方向 以胎管尖端向上,口部向下为基准,可以 分为七种类型: 上攀式 下垂式 下斜式 下曲式 平伸式 上斜式 上曲式 第十六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笔石枝上胞管的排列方式 单列式,仅一侧有胞管 双列式,两侧都有胞管 四列式,一个枝上有四列胞管 个别还有三列式。 第十七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笔石体 笔石体:由一枝以上的笔石枝构成。 正笔石类:笔石体有一个或多个笔石枝 树形笔石类:笔石体由多个复杂分支的笔石枝构成 第十八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笔石簇 笔石簇:由多个笔石体聚在一个浮胞上,以中轴相连形成的综合体。 第十九张,课件共三十张,编辑于2022年5月 笔石骨骼构造的形成 胞 管 胎 管 笔石枝 笔石体 第一个分泌的外壳,是笔石发育的基础 笔石软体的外壳 多个胞管构成笔石枝 多个笔石枝构成笔石体 笔石纲的基本构造 第二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