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处理粘胶废水的试验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混凝—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处理粘胶废水的试验研究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采用混凝—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处理粘胶废水,目的是降低废水中COD、BOD、SS等有机物和悬浮物的浓度,达到排放标准。本报告为试验研究的中期报告,主要描述了实验方案、处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实验方案:本试验采用活性污泥工艺处理粘胶废水,系统主要包括混凝反应池、水解酸化反应池和活性污泥池。废水进入混凝反应池进行物理混凝,混凝剂用量为1.2g/L,搅拌速度为200r/min,混凝时间为30min。混凝后废水进入水解酸化反应池,在pH为6左右和35℃的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停留时间为24h。水解酸化后的废水进入活性污泥池,进行进一步的生化处理,停留时间为10d。
处理效果:在试验期内,对废水进出水的COD、BOD、SS等参数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混凝—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废水的COD、BOD、SS等参数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COD降低率为50%左右,BOD降低率为60%,SS降低率为70%。进出水的监测结果表明,出水COD、BOD、SS等参数均符合《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A标准。
存在的问题:试验中发现,水解酸化环节对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当水解酸化时间过短或过长时,处理效果均不理想。同时,活性污泥法需要对水质进行严格控制,否则可能对活性污泥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混凝—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粘胶废水处理方法,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