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废水处理试题活性污泥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污水处理工试题分析
活性污泥法
一、判断题
1、厌氧—好氧生物除磷法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对磷的去除率高。(√)
2、硝化菌比增殖速度比去除有机物的异养菌快得多,且受水温影响较小,因此硝化反应只有较小的SRT时才能继续。(×)
3、考虑到进入反应池水量和水质的变化,为安全起见,反应池出水溶解氧的浓度最好维持在0.5-1mg/L的范围。(×)
4、原生动物中大量存在的纤毛虫可以分为三类,通过它们在活性污泥中的构成比例和数量,可以判断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以及污水的净化程度。其中活性污泥性纤毛虫类是在活性污泥成熟后才出现的。(√)
5、SVI异常上升大多都是由于丝状菌膨引起,发生丝状菌膨胀时SVI值可达到500以上。(√)
6、一般二级处理出水的BOD在15mg/L左右,BOD异常升高的原因有:活性污泥处理机能下降;测定BOD时有硝化反应进行;活性污泥流出等。(√)
7、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按照设计最大日污水量确定。(√)
8、BOS—SS负荷、SRT、MLDO、SVI、MLSS都属于曝气池水质管理控制指标。(√)
9、垂直轴表曝机通常保持一定转速连续运转,不得采用变速或间歇运转。(×)
10、完全混合曝气沉淀池运转开始时,逐渐增大进水量直到达到设计水量的过程中,应不进行污泥的排除,以使活性污泥迅速增殖,达到合适的MLSS浓度。(√)
11、二次沉淀池中不再消耗DO,因此,二沉池出水DO与曝气池出水一致。(×)
12、二次沉淀池中水质异常可能是由于二次沉淀池的污泥堆积、排泥不当、池构造上有缺陷、存在短路、异重流等与二次沉淀池有关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曝气池或其进水异常造成。(√)
13、二次沉淀池去除的SS,以微生物絮体为主体,与初次沉淀池的SS相比,其沉淀速度较低,故表面负荷为20-30m3/m2d,在能够预计污泥沉降性很差的处理厂,最好采用更低的数值(15-20m3/m
14、用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污水的方法称为生物处理法。( √ )
15、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的条件除有良好的活性污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溶解氧。( √ )
16、污泥指数的单位用mg/L来表示。( × )
17、一般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
18、推流曝气池比完全混合曝气池中更易发生污泥膨胀。( × )
19、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曝气池中出现白色泡沫是正常现象。(√)
20、二沉池污泥腐败上浮,此时应增大污泥回流量。( × )
21、硫化物的积累会导致活性污泥发黑。(√)
22、容积负荷是指曝气池内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的有机物的数量。( × )
23、好氧生物处理对温度、pH值的适应范围较宽,而厌氧生物处理对温度、pH值和无氧环境要求较高,是运行控制的关键。(√)
24、MLVSS表示的是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又称为灼烧减量。(√)
25、污泥驯化的目的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微生物。(√)
26、氧转移效率与水温无关。( × )
27、污泥指数越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能越好。(×)
28、VSS为悬浮固体。(×)
29、曝气池供氧的目的主要是供给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
30、二次沉淀池是用来去除在生物反应器中增值的生物细胞物质。(√)
31、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混合液经过30min沉淀后,形成的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 )
32、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曝气池的曝气时间一般控制在6-8h。(√)
33、对一定的MLSS来说,二次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越小,固液分离效果越好,二次沉淀池出水的水质越好。(√)
34、如果缓慢地提高有毒物的浓度,让微生物在这个环境中逐渐适应和驯化,是可以让微生物承受一定高浓度的有毒物的。(√)
35、丝状菌的过度繁殖可引起活性污泥膨胀。(√)
36、一般冬季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变差,所以回流活性污泥浓度降低,回流比较夏季低。( × )
37、HRT指的是生物固体停留时间又称污泥龄。(×)
38、活性污泥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完成的。(×)
39、氧能溶解于水,但有一定的饱和度,一般是与水温成正比关系,与压力成反比关系。(×)
40、高浓度有机废水可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比较经济。(√)
41、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主要有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组成。(√)
42、MLVSS指的是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43、污泥膨胀均是由于丝状菌大量繁殖所引起的。(×)
44、污泥的体积指数是1L曝气池中混合液静止沉淀30min后污泥所占的体积。(×)
45、好氧微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氮、磷营养盐的比例为COD:N:P=100:5:1。(√)
46、废水中使用的曝气设备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鼓风曝气设备和机械曝气设备。(√)
47、滗水器是一种收水装置,是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