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必修二弟15课学案.doc

发布:2017-03-16约4.2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三点导析 1.考点: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史实;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重点:交通工具进步的表现;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及表现。 3.难点:交通、通讯工具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方法导拨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工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突出两方面:外来影响的产物;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成果。 (1)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奠定; 新中国成立后,建宝成、兰新线;“九五”(1996~~2000年)末,铁路运营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四;1996年,京九铁路通车;1997年起,铁路大提速;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 (2)火车机车:近代,主要是进口;1949年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取代进口;1958年,试制成第一台国产内燃机车;1958年,研制成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20世纪90年代广深高铁运营;2003年,上海,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运营。 (3)公路:20世纪初,上海等城市出现汽车; 20世纪初,上海天津出现有轨电车; 20世纪20~30年代,北京流行人力车(黄包车); 1949年后,公共汽车外,出现出租车; 20世纪90年代,出现家用轿车。 (4)轮船: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5)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事业开始;1920年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开通;1949年,有航线52条,航线近八万千米。 2. 近代以来中国的通讯工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1)电报: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19世纪70年代,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官商通报。 (2)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1949年,全国37万门,26万户;2003年,中国固定和移动电话数量世界第一。 (3)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 3探究导引 1.从两方面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交通领域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通讯工具包括电报、电话、传真机和互联网等。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古代、近代和现代,呈现交通及通讯工具的进步。 【情景与问题】阅读图片材料,探究: 马车 人力车 汽车 火车 小木船 轮船 飞机 请探讨: 上图中哪些是传统的交通工具?哪些是新式交通工具? 结合教材上的内容,探讨它们出现、发展的原因。 2.着重考察交通、通讯进步的原因:西方先进交通、通讯工具的传入引进;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与通讯事业;统治者的政策,或加速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传播,或迟滞、阻碍其发展;改革开放等。 【情景与问题】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西方传入的,只有人力车是1873年6月从日本传入的,20世纪初,上海已有人力车约9 000辆,发展很快。 早在1868年,上海已经出现了自行车。自行车最早是由洋商行出售的。1899年,苏州官府禁止中国百姓在城内骑自行车,其他城市也有过这类规定。由于道路的限制,自行车成了一种被禁止的交通工具。到1904年春,西南大都市成都仅有7辆自行车。直到20世纪,自行车才开始流行。 汽车最早传入中国是1901年。当年,匈牙利人李恩时带进两辆,但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902年侨居上海的外国人柏医生又带进一辆,并在上海街头行驶,引起市民的惊奇。当年,上海有汽车8辆,1911年达到300多辆,此后在其他城市也相继出现。 1899年电车传到中国。电车的运行给市民带来一种全新的现代交通感受。1906年2月16日天津电车正式营业。 对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轮船传入中国最早,其次是火车和飞机。 1829年4月,一艘从孟加拉开出的小轮船驶抵广州城,这是到达中国的第一艘轮船。到20世纪初,轮船已航行在中国各大可通航的水域以及沿海港口。 20世纪初,牵引火车的全部是蒸汽机车,但车速不慢。 飞机是最能激起人们的幻想而又最晚被创造出来的现代交通工具。1909年广东人冯如造出了性能优良的飞机。1910年他在旧金山作首次飞行表演。1911年冯如又驾机在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地作飞行表演,顺道回国,在广州作飞行表演,这是中国百姓第一次见到飞机。 结合材料,谈谈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的简况。 【情景与问题】阅读图片材料,探究: 1978时髦代步工具——自行车20世纪80年代初公交车开始普及开始环保节能空调公交车 摩托车:曾经的时髦地下的世界:隧道、地铁轻轨、磁悬浮正在驶来 轿车:飞入寻常百姓家空中通道:地球正在变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