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课件 项目一 普通话语音知识与训练任务3 语流音变训练.pptx

发布:2025-02-17约6.63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

目录CONTENTS1项目一普通话语音知识与训练2项目二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3项目三一般口语表达技能4项目四职业口语表达技能行业PPT模板/hangye/4项目五职业拓展口语技能

项目一普通话语音知识与训练

任务三语流音变训练案例引路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当读到“一楼的人全跑出来看热闹”一句时,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甲将句中的“一”读成阴平,而学生乙却读成去声,便向老师提出疑问,寻求正确答案。老师皱了皱眉头,随口说道:“都行,都行。”这位老师显然对“一”的音变规律不完全了解,才会给出模糊的答案。在这里,“一”读阴平,表示“第一层(楼)”;“一”读去声,表示“整个(楼)”。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只能有一个答案,怎么会“都行”呢?因此,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时,应正确掌握普通话音变规律。

任务三语流音变训练TEACHINGANALYSIS教学分析(一)上声的变调上声之所以容易变调,主要是因为它是个先降后升的曲折调,而且音长也比其他三个声调长一些。所以,在连续的语流中,上声就容易发生较显著的变化。上声在其他音节前面时才发生音变,而跟在其他音节后面时一般没有明显的音变。一、变调普通话的四种声调的调值分别是:55(阴平)、35(阳平)、214(上声)、51(去声)。但在实际的语流中,由于前后音节的声调相互影响,使某些音节的声调发生了音变,这种声调系统中的音变就叫变调。其中阴平、阳平、去声的变化不太显著,变化最显著的是上声及一些具体词语,如“一”和“不”等。

任务三语流音变训练TEACHINGANALYSIS教学分析(一)上声的变调1.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由调值214变为21(只降不升)。如:在阴平前:北京火车普通老师广东在阳平前:海南旅行祖国海洋语言在去声前:伟大解放感谢恐怕朗诵2.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即由调值214变为35(只升不降)。如:水果采取美好野草勇敢领导选举理想胆敢笔挺场景把守处理古典一、变调

任务三语流音变训练TEACHINGANALYSIS教学分析(一)上声的变调3.三个上声相连,则要按词语结构情况来变(1)如果是“双音节+单音节”结构的词语(即双单格),则前两个上声变为阳平,后一个不变,其音变形式为“35+35+214”。如:总统府展览馆洗脸水演讲稿(2)如果是“单音节+双音节”结构的词语(即单双格),其音变形式是“21+35+214”。如:小组长好领导纸老虎总导演(3)如果是更多的上声相连,则应将其拆分成词或词组,再按上面的变调规律来读。如:老组长/找保管/领/五把/好雨伞。一、变调

任务三语流音变训练TEACHINGANALYSIS教学分析(一)上声的变调4.上声在轻声前面,要根据这个轻声的原调情况决定上声的变调(1)上声后面轻声的原调是非上声,前面的上声变为21。如:委屈老实伙计比方女婿使唤(2)上声后面轻声的原调是上声,要看这个轻声稳不稳定。后一个音节的轻读较稳定的,前面的上声读21。如:奶奶姐姐马虎李子嫂子走了后一个音节的轻读不太稳定,即可轻可上,前面的上声读35。如:老虎小姐老鼠哪里想起可以一、变调

任务三语流音变训练TEACHINGANALYSIS教学分析(二)“一”和“不”的变调“一”和“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许多方言里是入声。在普通话里,“一”的原调是阴平,“不”的原调是去声,而在连读的时候,后面一个音节的声调会使前面“一”和“不”的声调发生变化。一、变调

任务三语流音变训练TEACHINGANALYSIS教学分析(二)“一”和“不”的变调1.“一”的变调(1)单用、在语句末尾、表序数时念原调阴平(55)。如:一十一第一一把手一中(第一中学)(2)在去声前变阳平(35)。如:一件一共一刻一贯一旦一样(3)在非去声前变去声(51)。如:一天一些一般一边一年一直一同一行一晚一品一起一早一、变调

任务三语流音变训练TEACHINGANALYSIS教学分析(二)“一”和“不”的变调2.“不”的变调(1)单用、在语句末尾、在非去声前念原调去声(51)。如:不就不说什么也不何不偏不不单不安不凡不如不可不久(2)在去声前念阳平(35)。如:不便不会不断不论不妙不对一、变调

任务三语流音变训练知识链接-重叠形容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