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pdf

发布:2024-10-01约7.9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前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第1页

学前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观察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60小格。

2.掌握读取时间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中,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2.感悟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守时和惜时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学生自带闹钟。

学前班数学教案篇二

眼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

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幼小衔接”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转折,广大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

渡,做好各种准备呢?

一、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

从学习环境看: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都非常美观、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学教室一

般由课本、黑板、桌椅、多媒体展台等教学设施构成,对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从学习方式看: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根据国家统一规

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课程。从师生关系上看: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而

在小学,老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要比幼儿园老师相对减少。

从教学方法上看:幼儿园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小学则以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

识的系统教育,课堂大多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从行为规范上看: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如喝水、上厕所、说话、

玩玩具,在升入小学以后都不再被重视。孩子在上课期间,抱臂坐正,不随便说话、发言

先举手、学习用品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长接送等规定

都纳入学生的一日行为规范中。

二、不少家长面对幼儿入学初期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幼儿身心发

展水平所限,没有意识到自身对幼小衔接的消极态度。据了解,家长主要存在以下错误认识:

1.轻描淡写,漠不关心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质所限,不注重自身与幼儿的心灵沟通与

交流,不关注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变化,不配合教师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参与幼儿园举办

的专题家长会,更不和幼儿聊任何有关入学的话题。这就使幼儿感受

不到来自父母的重视与关怀,更谈不上主动发展了。

2.简单粗暴,施加压力

个别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把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归结为调皮捣蛋,经常

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吓唬幼儿:“一天到晚就知道调皮捣蛋,我不管你,到时候老师会好好收

拾你。”“连十分钟也坐不住,到时候你就等着让老师罚站吧!”听到这些语言,幼儿对小学

还有什么向往与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惧与不安了。

3.重视知识,忽视习惯

学前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第1页

学前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第2页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的入学准备就是提前认字、学习拼音、学习英语、学会算题等知识技

能,却忽视了对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更忽视了诸如观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

往能力的提升。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因孩子过早地接触小学的有关知识技能,反而降低了

学习兴趣,不利于入学后的学习兴趣激发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各项准备工作

1、物质准备:文具切忌玩具化

入小学,必要的学习用具不可缺,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实用的。学习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