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师圈子三大师联手梦想.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日本设计师圈子 三大师联手的梦想(组图)
HYPERLINK 2008年07月14日 13:58 《mangazine·名牌》
三宅一生。安藤忠雄。野口勇。我并不知道,这样的三个名字的叠加对于你意味着什么?对于坐落于东京六本木Midtown一角的21_21 DESIGN SIGHT展览馆,这样的三个名字意味着源起。
21_21 DESIGN SIGHT展馆外景
野口勇+三宅一生+安藤忠雄=21_21 DESIGN SIGHT?
1988年,三宅一生已经在巴黎发布过第一场个人时装秀;已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的安藤忠雄活跃于日本关西地区的各种商业建筑项目中。这年5月,在纽约的佩斯画廊(Pace Gallery),两人与已年逾八十的著名美籍艺术家野口勇邂逅。“在日本建立一个文化信息基地”是那次三人对话的中心议题。
??? 铃木康展出“Begjnning of Time”,数枝由导热性强的铜管制成,内含带抗凝剂的循环系统,通过人工调节温度,管内的水不断地入树桩状的容器中,水面形成的涟漪正如树的年轮
背景复杂且身世传奇的野口勇来不及见证这一想法化为现实,便在那年冬天撒手人寰。直至十多年后,那次谈话的主题方经安藤忠雄操刀设计,物化成了一座两层的展览馆。而由三宅一生作为策展人的“21世纪人”(XXIst Century Man)展览,在距离那次对话20年后,在这个并不算太大的展馆中隆重开幕。
??? 藤原大与三宅一生创作工作室(Issey Miyake Creative Room)联袂展出作品“The Wind”,江常见的戴森真空吸尘器(Dyson Vacuum Cleaner)的零部件进行改装,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服装设计,从而实现堆积成概念以及既成造型的再创造
据三宅一生本人的说法,筹划这样一个展览依然与已辞世多年的野口勇有着莫大联系——在地下一层展馆的中部,你能看到一幅由野口勇于1930年间在北京创作的裸体人像水墨画,那是他师从齐白石时期的作品之一,而三年前,三宅一生在海外与这幅作品的意外偶遇,成为了此次展览的一个起点。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日美混血儿,出生在美国的艺术家野口勇与东方文化的渊源绝不仅仅止于他拥有一个身为日本诗人的父亲。1930年代,他前往北京跟齐白石学画以及返回日本寻找生父,可视作其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向东方文化寻亲溯源的举动之一。
1960年代,野口勇因广受大企业与日本政府喜爱而遗留在日本的诸多建筑作品,对许多成长于那个年代的日本设计师、艺术家影响至深,三宅一生显然正是其中一名。据三宅一生回忆,当年引导他走上设计之路的决定性作品正是位于其故乡广岛、由野口勇设计的和平公园拱桥。
于是,三宅一生在“21世纪人”展册的前言中这样写道:
Dreams become reality, reality becomes dreams.
梦与现实之间不断转换的关键,即是人力。在这个由梦想最终化为现实的展馆中,三宅一生首次担纲的个展便取名为“21世纪人”(XXIst Century Man),并不是着意存在着某种隐喻,只不过更像是个巧合罢了——因为,他想要探讨的主题是进入新世纪后的人与事物及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
??? 野口勇展出作品“Standing Nude Youth”,于1930年代在北京师从齐白石时期创作。
处于行进过程中的展品与处于行进过程中的人
乘坐东京地铁都营大江户线,从六本木站的8号出口,即可直达跟不远处的六本木Hills比起来要年轻得多的Midtown。穿过中庭那片葱郁的草坪,笼罩在54米无缝钢板屋顶之下的21_21 DESIGN SIGHT展览馆已进入眼帘。
观展当日,我遇上一些估计是来自设计类专业的日本学生,整队集结,在老师的统一带领下依次参观馆中作品。年轻的学生对于出自同样很年轻的设计师们之手的展品俨然充满了兴趣,可算是托他们的福,随队而行的过程中听到了不少有趣的小故事。
例如展品Cabbage Chair所使用的原料是三宅一生经典“褶皱”系列生产成衣布料时所使用的纸,在原本柔软平滑的布料之间夹入纸张,方能随心地营造出褶皱效果,而在加工完成后,从布料中抽出的纸变废为宝,成了一张张造型独特且色彩斑斓的椅子,只可惜这些椅子的实际承重能力还有待考察。
再例如,唯一一件露天装置的展品Beginning of Time的树枝是由具备良好导热特质的铜管制成的,枝内配置了含有抗凝剂的循环系统,经人工调节铜管的温度,树枝内的水跟随温度巧妙变化,并不断滴落到树桩形状的容器内,水纹涟漪正是树之年轮。
参观者普遍停留时间最长的展品,当属来自三宅一生本人、占据了一整间展览室的作品——“21世纪神话”,这是一个结合了持续数分钟的声音光影装置的造型作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