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濉溪县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1约2.68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濉溪县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提分语文仿真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瓦当代表的当然是过去的岁月,它是宫殿中最不起眼的部件,使我兴味盎然的是这些凝固的泥巴上边,附着工匠的浪漫和情趣,他们的地位卑微如蝼蚁,却也不放过这种表情达意的方寸之地。[甲]“长毋相忘”,多么好啊!瓦当上的文字,让人想起爱情、故友、青春、少年……

一枚瓦当大致的年份,通常会引导我们的思绪追溯那个年份的许多陈迹。平日,我们的思维在现实的琐屑中,纠缠着难以越出,以至变得多实惠少浪漫。瓦当的出现给人虚空和梦幻,特别是夜间在陌生的空间行走时,会被玄虚笼罩。如果一日间接近的古物太多,心灵就会倾斜未平,脑海中总是有不同时代的风来雨往,令人难以入梦。[乙]倾听来自久远时空的雪泥鸿爪和半夜惊魂,都会觉得出自家中瓦当、陶罐、青花瓶一类的腹中,是它们发出的古怪言语。在地下沉沉入睡,应是它们最合适的居所,它们和地下的一切,共同构成那个世界寻常的一部分。在地下世界里没有贵贱之分,黑暗中不辨你我。我注意这种现象很久了,当年的帝王贵胄和山野草民,在地底都一般形骸,肉去骨存,都一样的难以入目。偶然地出土,

打破了这种千年平衡,等级高下又重新复活于他们中间。[丙]那些考古的专家们煞有介事地推断分析,终于把官阶一一剔抉清楚,就像吃一条清蒸鳜鱼一般,最终要看到由上到下的鱼刺儿,这时就可以来细数了。

(节选自朱以撒《千年瓦当》,有删改)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溯 B.以至 C.雪泥鸿爪 D.煞有介事

2.文段中甲、乙、丙句子,标点有误的一句是

A.甲 B.乙 C.丙

2、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中小学时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甚至还决定着他们未来价值观念的养成。《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这种传统价值教育与现代的知识教育虽不尽相同,但通过学习《大学》,能让中小学生明白为学次第和进德修业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日后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打下坚实基础。

A.中小学时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未来有巨大影响。

B.传统价值教育与现代知识教育不尽相同,要有所区别。

C.学习《大学》能让中小学生明白学与德的关系。

D.中小学生应读《大学》,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宝玉见黛玉心中不快,便安慰道:“贤兄新得一书,你我一并研习,不知可好?”

B.卑职路经此地,不知贵地风俗,冒昧打搅,还望各位多有担待。

C.贵公司发展前景不错,给我的薪酬也很高,那我就屈就了。

D.有缘与您相识,深感荣幸。蒙惠书并赐大著,更让我无比感激。

4、下面四首唐诗,各描写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果按节令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②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③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④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①③④②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雁

杜牧①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②月明孤影过,长门③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④。

[注]①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族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②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③长门:汉宫殿名。④菰米、莓苔都是雁的食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虏弦开”运用借代手法,用胡骑挽弓射猎代指其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B.颔联承首联写孤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突显孤雁之失群离散,形单影只。

C.颈联写诗人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

D.这首诗中的“早雁”与杜牧《赤壁》中的“折戟”一样,都是触发作者思绪的意象,但这首诗婉曲细腻,与《赤壁》豪宕俊爽的风格并不相同。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_______。(《礼记·礼运》)

(2)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