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安徽省芜湖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为En=,其中n=2,3,4……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质量为m。巴尔末线系是氢原子从n≥3的各个能级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光的谱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巴尔末线系中波长最长的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为3.40eV
B.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
C.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
D.一个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2、如图,S是波源,振动频率为100Hz,产生的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40m/s。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P、Q两点,已知P、Q的平衡位置之间相距0.6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Q点比P点晚半个周期开始振动
B.当Q点的位移最大时,P点的位移最小
C.Q点的运动方向与P点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D.当Q点通过平衡位置时,P点也通过平衡位置
3、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天文学家,以表彰他们对于人类对宇宙演化方面的了解所作的贡献。其中两位学者的贡献是首次发现地外行星,其主要原理是恒星和其行星在引力作用下构成一个“双星系统”,恒星在周期性运动时,可通过观察其光谱的周期性变化知道其运动周期,从而证实其附近存在行星。若观测到的某恒星运动周期为T,并测得该恒星与行星的距离为L,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这些物理量可以求得()
A.行星的质量 B.恒星的质量
C.恒星与行星的质量之和 D.恒星与行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
4、如图,劲度系数为400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的顶端O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kg的小球。当楔形滑块以大小为a=3g的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取g=10m/s2)()
A.cm B.cm C.1.25cm D.2.5cm
5、M、N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从M点由静止释放一质子,质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电场线由M点运动到N点,其电势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的场强大于N点的场强
B.M、N之间的电场线可能是一条曲线
C.质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
D.电场线方向由N点指向M点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荡秋千的一种方式:人站在秋千板上,双手抓着两侧秋千绳:当他从最高点A向最低点B运动时,他就向下蹲:当他从最低点B向最高点C运动时,他又站立起来;从C回到B他又向下蹲……这样荡,秋千会越荡越高。设秋千板宽度和质量忽略不计,人在蹲立过程中,人的身体中心线始终在两秋千绳和秋千板确定的平面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最低点B时处于失重状态
B.在最高点A时,人和秋千受到的合力为0
C.若整个过程中人保持某个姿势不动,则秋千会越荡越低
D.在题干所述摆动过程中,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波源O在t=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形成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当t=3s时波刚好传到x=27m处的质点,波形图如图所示,质点P、Q的横坐标分别为4.5m、18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波速为6m/s
C.0~3s时间内,P点运动的路程为5cm
D.t=3.6s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Q点加速度变大
E.t=6s时P点恰好位于波谷
8、如图所示,倾角为α=37°的足够长的粗糙斜面AB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从距B点l0m的A点由静止释放后,下滑到B点与弹性挡板碰撞后无能量损失反弹,恰能冲上斜面的Q点(图中未画出)。设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以B点为零势能面(sl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点到B点距离为2m
B.物块沿斜面下滑时机械能减少,沿斜面上滑时机械能增加
C.物块下滑时,动能与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B中点上方
D.物块从开始释放到最终静止经过的总路程为15m
9、如图所示,用一根轻质细绳跨过固定光滑的挂钉O将一个画框悬挂在墙壁上,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