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免疫调节教案.docx
PAGE
PAGE2
第27讲免疫调整
考点一人体的免疫系统及其组成
1.免疫系统的组成: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测和清除的功能
3.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特地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4.免疫其次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注: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考点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5.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少数→→→→→→↓记忆B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与抗原结合)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6.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B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逝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快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因此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长久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7.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记忆T细胞
侵入细胞的抗原→→T细胞→→→→→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
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8.对抗原作用的细胞分类:①处理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②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④呈递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
考点三人类免疫系统疾病
9.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过强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过弱:如艾滋病(AIDS)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
b、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整受抑制,并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c、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10.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