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ppt
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重要内容;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分为:脑血栓形成(55%),脑栓塞(15%),腔隙性脑梗塞(20%),分水岭梗死(10%)。;脑血栓形成;诊断要点;·颈内动脉系统支配大脑皮层,损害可出现:意识障碍,失语,偏瘫,偏深感觉障碍,偏盲,失用,失认等。
椎-基底动脉系统支配
脑干和小脑,损害可
出现:眩晕,复视,
半身感觉障碍,
交叉性瘫痪和交叉性
感觉障碍,共济失调;
吞咽和构音障碍。;2.辅助检查:
1)血液化验2)心电图
3)头颅CT:排除脑出血(对脑干及小脑显示不清晰)
4)头颅MRI:能清晰显示脑干及颅后窝病变。
5)血管影像:DSA,CTA,MRA
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7)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治疗原则:超初期治疗,个体化治疗,防治并发症,整体化治疗。
;3.改善脑循环
1)超初期溶栓治疗:常用药物?禁忌症?并发症?
2)抗凝治疗:常用药物?
3)抗血小板汇集治疗
4.神经保护剂
1)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或盐酸氟桂利嗪;2)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VE,VC
3)脑细胞活剂:脑活素,胞磷胆碱
5.外科治疗
6.康复治疗
7.防止性治疗;脑栓塞;根据栓子来源不一样分为如下几种:
1.心源性,最常见,占60%-75%
2.非血源性
3.来源不明性;脑栓塞的病理变化和脑血栓形成基本相似,其区别是栓塞性脑梗死可为多灶性,且脑栓塞引起出血性梗死更多见,约为30%以上。此外,栓塞性脑梗死导致的缺血性损伤比非栓塞性脑梗死更为严重。;诊断要点:
1.临床体现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
2)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
3)数秒至数分钟内发展至高峰,是发病最急的脑卒中。
4)多数患者神志清晰,伴有局限性抽搐
5)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疾病
6)轻易出现出血性梗死。;辅助检查
1.CT及MRI:可显示缺血或出血性梗死的变化,如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梗塞
2.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压力增高提醒大面积脑梗死
2)脑脊液呈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提醒出血性梗死;3)脑脊液白细胞???增高,初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晚期以淋巴细胞为主提醒感染性脑栓塞。
3.其他:心电图应作为常规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心源性栓子,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发现颈动脉源性脑栓塞。;;腔隙性梗死;;;分水岭梗死;;重要护理问题;;护理目的;详细目的;;护理措施;4.静脉溶栓患者的护理;;课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