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

发布:2019-01-27约2.6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课时:90课时 设计者: 背景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运用上较上册有所加难,教学选材和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上册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了预习、思考的习惯,因此,本册教学侧重在原有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勤于思考的能力。 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会读写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会说出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会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指出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能说出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知道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会说出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内容 单元 序号 单元 主题 单元 重点 教学内容 课时 安排 1 位置与方向 1、辨认8个方向,能用8个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线路图、描述行走路线。 1、认识东西南北 2、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3、认识简单的线路图(4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5、认识简单的线路图(8个方向) 5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2、一位数除商是两位数除法的方法。领悟表达方法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3、用乘法验算除法 13 3 统计 1、能绘制条形统计图 2、会求平均数 1、简单的数据分析 2、求平均数 4 4 年、月、日 1、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知道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经过时间。 1、年月日的认识 2、24时计时法 5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3、整理和复习 8 6 面积 1、面积的含义,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简单的换算。 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1、面积和面积单位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平方千米 7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2、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1、认识小数 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5 8 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4 9 数学光角 1、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体会等量代换思想。 1、集合思想 2、等量代换思想 2 10 总复习 全册知识点 全册知识点 4 实施 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文中插图、多媒体。 3.课外资源:生活实例、实践。 (二)教/学活动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