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doc

发布:2015-07-16约1.02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本二、方向三、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 3 54 1 考试 必修 所有方向 基础外语 4 72 1 考试 必修 学位必修课西方文论 2 36 1 考查 必修 所有方向 比较文化学 2 36 1 考查 必修 比较文学 2 36 2 考查 必修 比较诗学 2 36 2 考查 必修 学位选修课程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 2 36 1 考查 选修 中国古代文论 2 36 1 考查 选修 当代文论-问题、语境与方法 2 36 1 考查 选修 文学批评方法论 2 36 2 考查 选修 中美文学文化关系 2 36 2 考查 选修 现代叙事学 2 36 2 考查 选修 中国诗学 2 36 2 考查 选修 教学实践和科学训练 2 36 3 考查 必修 前沿讲座 1 18 3 考查 必修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第一部分 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西方文论 学分:2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加深研究生对西方文学观念的理解,探究西方文学生发的原理,熟悉西方文学创作的特点,掌握西方文学批评的特点,为他们撰写学位论文奠定西方文学理论的知识结构,也为他们今后准确而熟练的翻译实践和提升经验的理论深造做出思想方法的理论铺垫。这是了解西方文学何以如此的理论通道,也是翻译、借鉴西方文学思想的一条必由之路。 使用教材: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古希腊文艺理论; 2,古罗马文艺理论; 3,基督教文艺理论; 4,文艺复兴时代及其理论; 5,17世纪古典主义文艺理论; 6,启蒙主义文艺理论; 7,德国古典主义美学; 8,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理论; 9,19世纪现实主义文艺理论; 10,现代主义与非理性思潮。 参考书目: 1,Pierre V. ZIMA, Critique littéraire et esthétique, L’Harmattan, Paris. 2,Denis Husman, L‘esthétique, PUF, 2000, Paris. 3,栾栋:《感性学发微》,商务印书馆,1999年。 4,陆扬:《欧洲中世纪诗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章国锋、王逢振主编:《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6,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8,让·贝西埃(法)、伊·库什纳:《诗学史》(上下)史忠义译,白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9,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考核方式:学期论文占学期总分的20%,平时作业、考勤和课堂口头专题发言占80%。 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比较诗学 学分:2 教学目的与要求:作为一门新起的学科,比较诗学是在比较文学的基础上深入进行的对东西方文明和文艺观的比较。本课程期望通过讲授和讨论使学生把握比较的跨文化特征,了解任何一个层面的跨文化比较都将最终导致对传统之源的追溯。 使用教材 1,[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 内容简介: 西方诗学的概念及历史 比较诗学的缘起及衍变脉络 比较诗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术语 比较诗学中的模子理论和相对主义 比较诗学的跨文化阐释本质 中国比较诗学的重要著作 西方比较诗学的重要著作 通过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比较中西方文艺观 比较诗学和传统精神的追溯 参考书目: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1979。 2,刘介民,中国比较诗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美]宇文所安,王柏华 陶庆梅译,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 5,[法]让?贝西埃、[加]伊?库什纳、[比]罗?莫尔捷、让?韦斯格尔伯主编,史忠义译,诗学史(上下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考核方式:学期论文 计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