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谈谈在我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doc

发布:2015-07-18约6.76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谈谈在我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开展教育活动,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当年孔夫子办教育,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贯彻的就是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看对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认知的接受程度,从其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放矢地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体美劳等方面健康成长,能沿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因材施教的: 一、根据学生的不同气质因材施教。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①。气质的心理指标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不同的气质类型:1、多血质。2、胆汁质。3、黏液质。4、抑郁质。这四种典型类型的人,在面对同一处境下往往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气质特征为教育工作提供了因材施教的依据。根据学生不同气质类型的差异性,我采取了不同的教育策略,使他们扬长避短,健康成长。 多血质(的学生)活泼好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灵活,易动感情,富有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易于与人相处,但情感体验不深,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广泛但不稳定,注意力易转移,理解问题往往落于肤浅轻率,不沉着②。例如我班有八名男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但不稳定,特别热爱各种体育运动;上课时对于老师的提问反应十分灵敏,但理解问题较肤浅;堂上练习(抄写生字词、听写、摘抄优美词句、作文……)完成速度十分迅速。但书写很马虎,常有漏字漏标点等毛病;家庭作业中,通常是前大半写的较工整,后半部分转向潦草。根据他们的这些情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在肯定他们回答问题反应灵敏、积极的同时,耐心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使他们学会深入理解问题;在表扬他们书写迅速的同时,又暗示老师的期望:“如果你能写得又快又好,就实在是太棒了!老师知道你能做得更好的!加油!”还常常提醒他们完成作业后一定要自觉检查,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若他们自觉改正,我会耐心地帮组他们,辅导他们;但有时候,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了了草草,这时,我会严肃的批评他们,并坚决要求他们自觉改正。在我持之以恒的教导下,他们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书写,比开学初工整多了,但个别学生时常也回反复,我毫不手软,狠抓到底,我坚信:“坚持到底,他们一定会大有进步。”每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我都会毫不吝啬的肯定他们,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胆汁质(的学生)精力充沛,反应强烈而迅速,情绪波动大,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直率爽快,热情开朗,性情外向,刚强但易粗暴,往往缺乏自制力,有拼劲和果敢性,但缺乏耐心③。胆汁质的学生在我班中比例也较多,他们绝大多数成绩中上,精力充沛,直率爽快,热情开朗,性格外向,善于语言表达,上课十分积极举手发言,爱好各种问题活动,积极参加“小主持”活动、个人比赛等,成功时常常欢喜雀跃,骄傲;失败时或遇到小挫折会冲动,大发几句脾气;学习有拼劲,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讨论一个主话题变成了(聊天)扯到天南地北去了。星期六、日在家雄心勃勃的做作业、复习功课,一会儿却变成了兴致勃勃的看动画片去了。根据他们的情况,我重点发展他们的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与主动性。当他们积极进取时,我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如果他们因为一点小进步就骄傲自满,我会教育他们要戒骄戒躁,讲解“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如果他们因为一些挫折发脾气,我会耐心引导他们冷静对待,不要失望、不要退缩,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多培养他们做事的恒心、耐心。经过长期的教育,他们的坏脾气、不良表现越来越少了,而积极的因素却增强了,学习更有拼劲了。 黏液汁(的学生)安静、沉着、稳重、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情绪发生慢而弱,不易转移注意。心平气和,不易冲动。有自制力,有耐心,刻板,内向;但易因循守旧,不易改变旧习惯去适应新环境。坚韧、固执、淡漠,缺乏生气④。黏液质的学生在我班中男女比例也不少,他们遵守纪律,文静,少脾气,做事细心,有耐性,但是动作缓慢,不灵活。他们上课较安静,但不积极举手发言,对老师的提问反应较慢,谚语表达能力也较差,大多数学习成绩中下,针对他们的情况,我鼓励他们继续发扬优点:诚恳、稳重、坚韧……通过各种活动(如班队活动、口语交际课、辩论赛等)激发他们生活、学习的积极情绪,引导他们多动脑筋,灵活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例如我班的一名黏液质的同学,她一直以来十分文静,很少主动在公共场合说话,十分遵守学校纪律,在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学习过程中,常常扮演着一个聆听者的角色,很少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很少主动参加学校、班内举行的文体活动。在语文课上,我时常会制造一些机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