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5学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ppt
讨论: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曾问邓小平: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第一他是有功的,第二才是过。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前,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背景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有人赴京上访。他们在文革中受到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上访高峰期,在北京守候者达数十万人,接待站无法应付,一些上访者只好露宿街头,在街头的餐馆里捡剩饭吃。背景②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声。阶级斗争为纲背景③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思想理论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引发了席卷中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影响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内容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意义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②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邓小平(1904年-1997年)1985年时代年度风云人物1978年时代年度风云人物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意义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②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③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群众争购刊有全会公报的报纸①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平反冤假错案************************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我们党出现了哪些失误?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人们需要医治创伤,但是人们更盼望新的开始。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以往的时光需要真诚的面对,被禁锢的思想需要释放,而“文化大革命”的对错是非也需要答案,谁能带领中国实现这历史性的转折呢?一个人物和一个会议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人教版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时间(1)背景(3)内容1978年12月(4)意义2.拨乱反正(1)平反冤假错案(2)加紧立法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