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docx
高关初级中学八年级美术(学科)教案
2019至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和比较,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
过程
与
方法
从观察入手,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将历史、地理、美学等学科知识与美术知识结合,加深对“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的理解。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认识美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而加强对美术的热爱之情。通过美术作品欣赏,激发对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珍惜。
教学重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这一基本认识。
教学难点
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板
书
设
计
第一课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教
学
反
思
教学活动设计
补充内容
一、导入
出示两幅作品《秦始皇兵马俑》、《清明上河图》,说说这两幅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政治和生活背景。
二、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页上的3幅作品并积极思考。
《马》(公元前15000-公元前10000)洞窟壁画(法国)
《鹿》(公元前8000年左右)岩画(挪威)
《狩猎》(公元前6000-公元前4000)岩画(非洲)
在仔细观察和欣赏这几幅作品后,你能感觉到什么吗???
大约是在1-2万年以前,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类用红泥、木炭或动物的鲜血等最简陋的绘画工具材料,在岩壁或洞窟壁上创作出的世界上最早的岩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各种动物形象,如牛、鹿、马等,或是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原始农业还未形成之前,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手段来获取食物的生存状态。
大约在200-3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人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们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大家共同参加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那时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生产力极其低下。最初的生产方式就是狩猎,以后逐渐发展到种植和养殖。这几幅作品所描绘的就是当时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它告诉我们,原始人类狩猎的工具极为简陋,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获取足够的猎物并战胜自然,以维持人类的繁衍和生存。
另外,我们从原始岩画中简单质朴的绘画手法和简约夸张的动物及人物形象,使我们从一定的侧面大致了解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早期人类的生产方式。
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涵的时代文化及其意义。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科技手段的产物。又是人们审美需要和艺术家表达个人情感的产物。所以,它除了能带给我们一定的美感和某种实用价值之外,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人们提出许多信息,我们便可籍此来了解一个地域、一个时期社会的诸多方面及其文化特征。??
(利用作品和问题将学生迅速导入课题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美术作品具有的文化承载功能。通过学习加深对课题的认识。
2.接下来请同学们接着欣赏《簪花仕女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从作品各个仕女的姿态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怎样的生活内容吗???
(2)从她们华美的服饰和精美的首饰中,你又能感受到当时的纺织和工艺水平如何吗???
(3)从她们的面庞、体态,你能感觉到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审美观吗???让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归纳:作品描绘的是五个宫廷贵妇人在庭院中在侍女的服侍下闲步游乐的场景。全卷分为四段:采花、观花、漫步和戏犬。??
(1)虽然整个画面流露着高雅华贵、安逸祥和的气氛,但她们优雅的体态和奢华的服饰依然掩饰不了人物空虚的内心世界。她们从容闲逸的
教学活动设计
补充内容
形象和淡然冷漠的表情,使人们感受到封建社会中这些上流社会的宫廷贵妇人们,尽管锦衣玉食、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生活却十分空虚寂寞,显得百无聊赖。??
(2)她们身披薄纱、薄如蝉翼,衣着华美艳丽、高贵典雅。她们高髻凌风,上插荷花、牡丹、玉簪、珍珠。从画面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和精美首饰,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3)她们体态丰腴柔美、脸庞圆润,浓黛蛾翅眉,薄纱下丰满的前胸和圆润的肩膀,这种浓丽丰肥的理想化的“罗绮人物”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和心态。那时崇尚女性美的标准就是丰腴,而当代更提倡健美。
另外,画面上的人物、动物被描绘的栩栩如生、细致入微,可见唐代画家不仅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绘画工具材料,而且在绘画技巧上也已经十分娴熟。
3.思考与讨论:??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
(2)《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都是哪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