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教版七下科学 3.1 质量和密度(2)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浙教版七下科学§3.1质量和密度(2)教学设计
课题
3.1质量和密度(2)……质量的测量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三章第我节《质量和密度》的第2课时,主要介绍托盘天平的使用,并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使他们充分了解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并能够使用托盘天平测定未知物体的质量,在课标中对本节课的要求主要是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质量的测量属于科学学习的一个基本技能,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基础。
学习
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天平的结构,了解天平的使用规范;能够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正确地运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态度责任: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托盘天平的用途、构造和使用规范。
难点
正确使用天平、维护天平的方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复习:
1、调节平衡天平的横梁平衡: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③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横梁平衡的标志: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注意:天平移动了位置,就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
2、称量:
①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②估计物体的质量,用镊子向右盘逐个加减砝码,先试加质量大的砝码,若偏大则改为小一档;③再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读数: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3、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
(1)天平一定要放平稳;
(2)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3)移动游码和夹取砝码都有使用镊子,不可直接用手;
(4)过冷、过热物体不能放天平上称量;
(5)潮湿或腐蚀性物体,要盛放在容器内再称量;
(6)加砝码先大后小,可节省时间;
(7)称量过程中,不得再触碰平衡螺母;
(8)称量时左物右码,游码指示值以左边对准刻度线为准;
(9)称量后,要将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内。
附视频:天平的使用
导
入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活动1、测量固体的质量:
(1)把待测小铁块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往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将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质量,即为小铁块的质量。分别测量三次,把结果记录在表3.1-1中。
(3)将三次测量结果相加再除以3,求出小铁块质量的平均值,把结果记录在表3.1-1中。
活动2、测量液体的质量:
用托盘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内水的质量。想一想应该如何测量,并设计表格,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参考: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填入表中。
(2)在烧杯中盛上适量的水,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填入表中。
(3)算出烧杯内水的质量,填入表中。
(4)测量完毕,整理好仪器。
讨论交流:
1)测量时,在左盘放上物体后,准备向右盘加减砝码时,应该先加质量大的砝码还是质量小的砝码?为什么?
参考:应该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如果从小增到大的话,小的也许不够用,而且最后计数的时候也容易出错,迟迟看不到天平的平衡。而由大到小,可以快速接近物体的真实质量,减少试错的可能性,并且更容易准确地观察到天平的平衡状态。
2)如果要测量粉末状的物体(如面粉)的质量,应该怎样测量?
参考:
1)准备器材:
选择量程合适的天平、干净的玻璃容或金属容器;
2)容器称重:先称量空容器的质量m。
3)添加粉末:将粉末小心加入容器中,测出容器和粉末的总质量M。
4)计算粉末质量:粉末质量=M-m。
二、电子天平测量质量:
1、电子天平:
托盘天平是一种机械天平,现在人们也常用电子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有的电子天平的精度很高,能够称量约1×10-8g的物体,相当于一个红细胞的质量。
2、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附视频)
(1)调平:调节两只水平调节螺丝,将气泡调制中央时,天平就完全水平了。
(2)自检:接通电源,天平自检(显示屏上)出现“OFF”时,自检结束,单击[ON]键,天平处于可操作状态。
(3)称量:放置称量纸,按显示屏两侧的Tare键去皮,待显示器显示零时,在称量纸加所要称量的试剂称量。
(4)整理:称量完毕,按ON/OFF键,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