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对策.docx
?摘要: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本文阐述了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一、引言
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最为关键。据相关资料显示,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5%-95%。因此,加强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一)设计方案决定工程造价的基本框架
设计方案是对建设项目的全面规划,包括建筑的功能布局、结构形式、装饰标准等。不同的设计方案会导致工程造价存在较大差异。合理的设计方案能够在满足项目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工程造价。例如,在建筑结构选型上,采用框架结构还是剪力墙结构,对工程造价会产生直接影响。
(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阶段,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能够及时发现并修正不合理的设计,避免在施工阶段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后期再进行造价控制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三)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手段
科学合理的设计阶段造价管理,能够确保建设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顺利完成,避免因造价失控导致投资浪费。同时,合理的造价控制有助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项目的投资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报。
三、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重视不足
长期以来,建设单位往往更注重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认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才是关键,而忽视了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决定性作用。设计单位也主要关注设计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缺乏对工程造价的深入分析和控制意识。
(二)设计与造价专业沟通协作不畅
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往往只考虑技术因素,而不考虑经济因素;造价人员则对设计方案缺乏深入了解,难以准确地对设计方案进行造价评估。这种沟通不畅导致设计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上难以达到最佳平衡。
(三)设计招标评标侧重技术而忽视造价
在设计招标过程中,评标标准往往侧重于设计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和合理性,对工程造价的考虑较少。这使得一些设计单位为了中标,过于追求技术创新,而忽视了工程造价的控制,导致设计方案造价偏高。
(四)限额设计执行不到位
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设计人员对限额设计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经济意识,在设计过程中随意提高设计标准,导致工程造价突破限额。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限额设计难以得到严格执行。
(五)设计变更频繁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前期调研不充分、设计深度不够等原因,导致设计变更频繁。设计变更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还会增加工程造价。例如,一些设计变更可能会导致建筑材料的更换、施工工艺的改变等,从而使工程造价大幅上升。
四、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认识
1.建设单位层面
建设单位应充分认识到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将造价管理理念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健全造价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在造价管理中的职责,加强对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2.设计单位层面
设计单位要转变观念,提高对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设计方案的技术质量,还要充分考虑工程造价因素。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培训,使其能够在设计中自觉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二)加强设计与造价专业的沟通协作
1.建立联合工作机制
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在项目设计的各个阶段,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密切配合。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及时向造价人员提供相关资料,造价人员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造价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合理的造价控制建议。
2.加强业务交流与培训
定期组织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和培训,使双方能够深入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和专业知识。设计人员要学习工程造价知识,掌握造价指标和市场价格信息;造价人员要熟悉设计规范和设计流程,提高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和评估能力。
(三)完善设计招标评标办法
1.合理设置评标指标
在设计招标评标过程中,应合理设置评标指标,将工程造价因素纳入评标体系。除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