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袁庆明.pdf
新制度经济学袁庆明
有人说,不懂计量经济学就意味着不懂现代经济学,我
赞同。但是,我也可以说不懂制度经济学就意味着不懂经济
学。网上名气很大的那个计量玩得倍棒的“都是骗银地”,
也很喜欢制度经济学。因为经济学里许多最基本的东西,譬
如说对于“理性”概念的探讨、价格机制的本质是什么、“租”
这个概念的内涵、市场竞争的本质、企业存在的原因、国家
的起源。。。。都不能在主流的微宏观经济学课本中找到答案。
不管你的数学与统计学多么娴熟,如果对于上述问题完全没
有涉猎,很难说你跨进了经济学的大门。这些问题,散见于
各个学者的论文与专著,较难用一个框架把它们都反映在一
本教材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教材,可以让
我们方便的接触到这个领域的入门知识。
衡量一本教材的好坏有三个标准:1、浅,即文字浅易、
数学推导详尽,方便学生自学。2、狠,即至少在若干个知
识点上又准又狠地表达出了本领域思想的精髓,让人有醍醐
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3、全,即章节设计得好,把本领
域最重要的知识点都包容进来了。中国人自己写的经济学教
科书除了在第三点上做得不错,在第一二点上都是失败的,
如果说老外的课本是用相对浅易的文字在表达思想的精髓,
1/5
那么我国的教材就是用了装x的文字还表达不出思想的精髓。
国内的新制度经济学教材,我觉得框架设计合理而且文
字浅易的教材是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国彦兵著的《新制度
经济学》,适合初学者翻一翻。除此之外,还有袁庆明写的
《新制度经济学》也可以看一看。网上名气大的那几本国内
学者教材,我觉得并不好,那些教材要么喜欢玩深沉、要么
阐述过于简略。
说起国外的新制度教材,我首先要称赞两本书。一本是
斯坦福大学教授米尔格罗姆与罗伯茨合著的《经济学、组织
与管理》,另一本是荷兰的教授亨德里克斯独撰的《组织的
经济学与管理学:协调、激励与策略》。这两本书堪比曼昆
的《宏观经济学》,尽量用浅显的语言而非深奥的专业术语
来说事,案例也相对丰富。希望国内的那些写制度经济学教
材的人能以这两本书为范本,不要把自己都理解不透的概念
往教材上堆。
还有一本值得一提的文字浅显易懂、案例相对丰富的教
材是考特和尤伦合著的《法和经济学》,阅读这本书几乎不
需要你对法学知识做任何准备,它更象一本经济学教材而非
法学教材。其中关于财产、合同的法经济学也是一般新制度
经济学文献经常涉及的。
遗憾的是,以上三本教材都不是那种知识点覆盖比较
“全”的教材,不算很“正宗”的新制度经济学教材。中国
2/5
人民大学的周业安教授声称为新制度经济学在各个发展阶
段的做出最好总结的教材有埃格特森著的《经济行为与制
度》,商务印书馆出版;弗鲁博顿与芮切特合著的《新制度经
济学——一个交易费用范式》,上海三联出版;鲍尔斯著《微
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我们姑且把这三本书称为
“制度三部曲”。
在这“制度三部曲”中,我自己最喜欢的、看得最多的
就是《经济行为与制度》,改一改瓦里安著高微课本自序的
一句话:“本文中任何部分,都有匠心在里面。”
“制度三部曲”中的第二本《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
易费用范式》,是一本章节编排最正统全面、最适合于教学
的教材。北大的周其仁和人大的聂辉华似乎都很推崇这本书,
这本书也是ccER双学位新制度经济学课程的教材。但是,
这本书有个致命的弱点,作者对于很多知识点只是点到为止,
并不深入阐述,而是给个参考文献让你自己去找原文看。如
果你没有老师教你,没有一个强大的英文论文数据库做支撑,
是很难学好这本书的。
“制度三部曲”中的第三本《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
和演化》,该书通过在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基础上的定量分析
来解释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那些偏好数理模型的读者应该
看一看这本书。看这本书之前要看先修谢识予著的《经济博
弈论》,因为其它初级博弈论教材没有演化博弈论的章节。
3/5
最后谈两本触及到经济学最核心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