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 (一).pdf
第一讲
制度:制度是指有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可以是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风俗
习惯道德伦理。
制度的作用: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提供服务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分析框架):
不完全信息假设。(交易双方所获信息可能不等,即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有限理性假设。(要更深刻的理解现实世界的制度与运行,就必须承认人们只有有限分析处理和
分析信息的能力)
个人主义的效用最大化假设。(坚持认为任何组织的集体行动不能像个人那样简单套用效用最大
化假设,而是在微观环境下,研究他们的互相影响)
机会主义假设。(即人们的一种狡诈的自私自利的倾向)
第二讲
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之间所发生的的产权的转让。
交易的类型:
康芒斯一买卖的交易管理的交易。
诺斯——人格化交易非人格化交易
内部交易外部交易
产品的交易要素的交易
第三讲
产权:产权是由社会规则约束和保障的,关于财产使用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利的集合。
产权的内涵:产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工具;产权是关于财产使用的制度;产权是附着在财产上的
一系列权利的集合。总来来看,产权作为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制度;
在社会规范的约束下,不存在至高无上的无限制地使用财产的权利(约束性)。
产权的基本属性:排他性可分割性可交易性
产权的功能:产权的功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激励和约束功能;外部性内在化;资源配置功能。
产权的起源:指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产权的建立或形成,是人类社会从无产权到有产权的变化C
产权的形成机制:贝茨构造了一个以博弈分析为特点的关于产权制度形成机制的分析模型。
谈判合作前谈判合作后
家庭Y家庭丫
侵犯
侵犯不侵犯不侵犯
家庭X侵犯(4.4)(18.2)侵犯(4,4)(0,0)
不侵犯(2,(10.10)不侵犯::o.(10,10)
18)
总之,产权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从无到有,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博弈形成相应共识的过程。
产权的类型:私有产权(权利主体为个人的权利)、共有产权(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
构成的共体)、集体产权(产权的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对资源的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
做出)、政府产权(产权由政府拥有)、公有产权(产权由社会全体成员共拥有)。
公共物品:是指这一种物品它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时,每个人对
该产品的消费不造成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第四讲
科斯定理: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无论产权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
置C
科斯第二定理:当交易费用不为零时,不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效率的资源配置。
科斯第三定理: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
交易费用.顾名思义就是进行交易活动所需的费用,即经济主体之间为进行产权的转让所需的费
用。
交易费用的分类:谈判前的准备阶段的费用、谈判与契约签订的费用、契约签订后执行契约的费
用。
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交易的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竞争对手的数量);人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