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完善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和国民经济中的活跃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解决就业的主要力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增长能否确保,关系着有关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它们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好坏和国计民生。
因此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型企业应当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主要有以下的理由:
(1)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也是近年来各国政府和经济理论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原因是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成为一股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越来越受到瞩目。
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在社会就业和经济贡献度方面都超过50%。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都把中小企业视为其经济发动机和社会进步的稳定器。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占比则达到99%以上,其吸纳社会就业人员、出口额及经济贡献度都比发达国家高。
(2)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形成广泛共识。当代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时期,中小企业以其投资少、吸收劳动力多、经营灵活等优势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小企业创造着国民生产总值新增部分中的大部分份额,提供着绝大部分的就业机会。为中小企业建立和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将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同世界各国一样,在我国中小企业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超过一千万家的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比达99.3%,GDP占比55.6%,全国工业新增产值占比74.7%,社会销售额占比58.9%,税收占比46.2%,出口总额占比62.3%,城镇就业岗位占比75%左右。
2.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战略选择的现实意义
我国经济改革开放20余年,市场经济体制还在不断的完善中,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在企业现实发展中由于体制的漏洞令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收获了大量暂时的利益,滋生了急功近利、无视规则的不良习惯,造成了中国的企业普遍偏爱机会主义行为而缺乏战略眼光。
也有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而不相信“笑在最后,笑得最好”。事实上是很多的企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两三年”。
中国的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这个“战略制胜的时代”规划自己的战略蓝图。因为企业战略意图表明了企业未来的前进方向、自己的业务定位、计划发展的能力。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更是普遍存在着重战术、轻战略,依赖经验决策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势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缺失,导致了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方向迷失,经营领域模糊。因此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问题刻不容缓。本文将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模式,以期待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合适的、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
1.2 中小型企业的界定
要想为中小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必须先了解中小企业的划分和概念。因此该部分将初步探讨中小企业的界定原则和标准。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规范的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定义。从各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定义来看,主要就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进行描述。但定性描述不尽相同,但核心的只有三点:独立所有、较小的市场份额和自主经营。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各有利弊。定量界定较为直观,更利于行业内的管理。而定性界定的某些要素则为政府更好的保护中小企业提供了决策依据。
另外不同的国家因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就算是同一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也是在不断的进行着调整。我国至建国以来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经历了大大小小四次变革。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界定包括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和不同产业世界各国的界定标准和原则都是不相同的。同时合理界定中小企业,可以明晰政府部门扶持和发展的对象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客体,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也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横向交流。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及中小企业的现状、战略管理等问题,然后介绍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几种模式,最后,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几种战略模式,并对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对这几种战略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和事例分析。
本文思路框架图如图1-1所示: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小企业面临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SWOT分析
企业战略模式选择的基础理论
中小企业战略选择的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