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基础教程第十二章 小 说写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小说的含义 小说是运用叙述语言和典型化的方法,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通过故事情节的表述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形象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我国的“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周认为修饰小说以求高名与美誉,但又把“小说”与“大达”对举,认为“小说”不能达于大道,可见他所谓“小说”是指碎语琐谈和无关宏旨的轶闻。 * 出版社 社文分社 写作基础教程 第十二章 小说写作 第一节 小说的含义及特征 二、小说的特征 (一)透视社会人生的魔镜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不是被动的、镜面式的,而是能动的、立体交叉的。波兰著名小说家奥热什科娃把它喻为透视社会人生的魔镜。 (二)心灵化的虚构世界 小说创作源于生活,但它所塑造的世界又高于生活。它是作者主观内情与客观物象的交融,融入了作者的想象和对客观生活的再造、重组。 (三)以人物、情节、环境为构成要素 塑造生动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人物作为小说艺术形象的主体,是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人物形象塑造的好坏,往往是衡量一篇小说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小说创作中的其他诸因素都必须围绕人物和人物的活动展开,并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第二节 小说的种类 一、以篇幅长短和容量大小分为长篇、短篇、中篇及微型小说 (一)长篇小说 1.篇幅长,容量大 长篇小说是篇幅最长、容量最大的叙事作品,其篇幅少则十万言,多则达数百万言,其容量可以涵盖整个时代,完整地展示出历史变迁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细致生动地刻画错综复杂的事件,从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面貌。 2.情节复杂、曲折、完整,结构宏伟庞杂 长篇小说的故事情节较为复杂、曲折、完整,大小事件相互交错,穿插频繁,各种活动竞相展开,环环相扣。 3.人物众多,关系复杂 长篇小说反映的是重大的社会事件,它必然涉及社会各阶层中各种人物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 4.多主题及主题的多义性 长篇小说一般除了表现一个主题之外,还常常表现出许多次要主题或副主题,这是其内容恢宏深刻的主要原因。 (二)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是内容凝炼、形式短小的叙事型文学作品。短篇小说具有篇幅短小而容量较大;取材广泛而高度集中;人物不多但力求典型;情节简单而十分凝炼等特征。 (三)中篇小说 中篇小说在篇幅长短、题材巨细、情节繁简、人物多寡诸方面都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 (四)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超短小说”、“微观小说”等,高尔基把它称为“小小的短篇”。 二、以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 (一)社会小说 以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即社会小说,或称“问题小说”。其特点是现实感、时代感强,直接触及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如《伤痕》、《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陈奂生进城》、《高山下的花环》等均属社会小说。 (二)历史小说 以历史故事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的小说。其特点是历史与小说艺术的有机结合。 (三)科幻小说 根据科学上的新发现与新成就和在此基础上所作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写人类利用它们完成某些奇迹的小说。 (四)推理小说 以推理手法探索和追究犯罪或案件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矛盾和斗争的一种小说。推理小说最初叫侦探小说,主要盛行于日本。1923 年,日本作家江户川乱步发表《两分钱铜币》,作家森下两村、横沟正史等创办了第一份侦探小说杂志《新青年》,侦探小说得到了发展,并产生了两派。 第三节 小说的人物塑造 一、写好人物是小说写作的核心 只要“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尚未过时,人物形象问题就依然是小说创作的核心。 二、小说人物的类型 (一)扁平人物 17世纪时,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而现在有时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 (二)圆形人物 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相反,不具有典型性和漫画性。 三、小说人物的塑造 (一)运用网络化新视角研究人物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作家创造的人物都摒弃了单一的政治视角或提纯了的文化视角等审美思维方式,而是扩展了艺术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的网络化新视角去观察、挖掘人物形象的个性。 (二)创造典型人物 1.典型人物的含义 典型人物,就是一定时代某一类人的共同性格(精神状态)和鲜明的个性的统一。 2.典型化的方法 (1)杂取法(又叫综合法、拼凑法)。杂取法就是从十个、二十个以至许多个同类人物当中,抽取出他们共同的性格特征、习惯、情趣、身姿、动作、语言、信仰等,综合在一个人身上。 (2)原型法。原型法
显示全部